獸首瑪瑙杯,為唐代瑪瑙雕刻品,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堪稱海內(nèi)絕世之孤品。
獸首瑪瑙杯,是一種酒具,這種酒具常出現(xiàn)在胡人的宴飲活動中,唐朝貴族以追求新奇為時尚,而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貴族崇尚胡風,模仿新奇的宴飲方式的見證。
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這件以深紅色、淡紅色為主調(diào)的紅瑪瑙,中間竟夾有一層淡淡的瑩白色,如此神奇自然的變化,如此鮮潤可愛的色澤,使這塊紅瑪瑙成為世間極為罕見的俏色美玉。
1970年陜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現(xiàn)藏陜西省博物館,國寶級文物,為該館鎮(zhèn)館之寶。
獸首瑪瑙杯,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醬紅地纏橙黃夾乳白色縞帶的瑪瑙制作,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頭上兩只大眼圓睜,目視前方,似乎十分警覺地在尋覓和窺探前方,獸頭上有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造型手法奇特,但看上去安詳?shù)溲?,并無造作感,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冒,能夠卸下。此杯琢工精細,通體晶瑩剔透,瑰麗無比。
從輪廓上看,這種弧形的酒杯形似獸角,故也有稱角杯的。這種形制,起源于西方,后來才傳播到亞洲。
依料取題,因材施藝,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點。這件瑪瑙杯,玉雕技師在玉材上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獸頭,把紋理豎直較為寬大的一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巧借兩條圓凸弦,使之線條流暢且自然和諧,精妙絕綸而恰到好處。
獸首圓眼、大耳、雙角,其形似牛非牛,尤其是對獸眼的刻畫,下了大功夫。雙眼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獸頭上下的肌肉,僅寥寥數(shù)刀,已極為傳神。兩只角也被雕得粗壯有力,那幾度彎曲,流暢生動,也顯示著力量和生命的強悍。兩耳高高豎起,微微內(nèi)收,似乎在機敏的捕捉著什么響動?整個杯子造型獨到而動態(tài)十足,描繪了此獸精神集中的全神貫注,瞬間前沖機警靈異,其曲盡其妙的藝術(shù)把控能力,令人羨佩。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zhì)色澤太深的稍顯沉悶,使整件作品陡增魅力。
瑪瑙的主要組成是一種礦物——玉髓。中國產(chǎn)地廣泛,晉王嘉《拾遺記》中載:“當黃帝時,瑪瑙甕至,堯時猶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崩p絲瑪瑙多產(chǎn)自西域,類似唐獸首瑪瑙杯這樣造型的器皿,在中亞、西亞、特別是波斯(今伊朗)較為常見。中國古代瑪瑙也多來自西方,康國、吐火羅、波斯均向唐王朝進獻過瑪瑙器?!杜f唐書·高宗上》載: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癸丑,倭國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斗,瑪瑙大如五斗器?!薄杜f唐書·波斯傳》載波斯曾遣使獻瑪瑙床?!杜f唐書·拂菻傳》載:“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大貝、車渠、瑪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諸珍異多出其國?!薄短茣さ伦诩o》稱:“倭國獻瑪瑙大如五斗器?!薄墩渫胬m(xù)考》稱:“渤海國獻瑪瑙柜,方二尺,深茜色,上巧無比。”另外據(jù)《唐會要》載吐火羅還將大量未加工的礦石獻于唐。在《舊唐書》中還有“開元十六年大康國獻獸首瑪瑙杯”的記載。以此推想,這件珍貴的瑪瑙杯很可能是經(jīng)過絲綢之路,作為文化交流,從西域來到中國大唐長安的。歷史雖然存謎,但一切皆有可能,我們并不能排除這是出自居住在長安的中亞或西亞的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從仿制并結(jié)合大唐審美追求,創(chuàng)造而成的一件超凡入圣的絕世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