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經(jīng)典,尤其是第一部,人物形象豐滿,每個角色都立體個性,沒有千篇一律,或者稱為性格紙板。故事曲折,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一口氣看完。![]() 更讓人稱贊的是,居中的思想積極,開放,不撒狗血,當(dāng)初的影視審核,比起現(xiàn)在來說還寬松得多。 但是呢,在《少年包青天》第一部的第二個故事《血祭壇》中,周杰扮演的包青天對蒙放說的幾句話,讓人三觀盡碎,毒害無窮??膳碌氖牵豢催€蠻有理,但是,它隱藏了一個反面,這個才是血淋淋的。 他到底說了說了什么?這個還要從《血祭壇》這個故事說起。 周杰因院長提攜,半工半讀進了書院,院長對他很好。而且還在學(xué)校里還認識了一個不拘一格的老師蒙放,兩人引為知己,彈琴喝酒,探討學(xué)問。 然而,平靜很快被打破,平日里聰明但是高傲的展俊,在和公孫策吵架后,死在了自己的房子里。接下來,院長也死了,蒙放老師也死了,最后派兵來調(diào)查的木都統(tǒng),以及一個瞎了的武林高手都死了。 案情在周杰扮演的少年包青天層層推理調(diào)查之下水落石出,原來,在17年前,侉億族有個寶藏的傳說,這個小部落本來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因為這個傳說,引來了滅族大禍。 現(xiàn)在的院長、木都統(tǒng)、瞎子、大學(xué)士四個人,17年前,因為覬覦侉億族的寶藏,用蒙汗藥把侉億族蒙倒,然后百般拷打?qū)毑叵侣?,因為寶藏是個傳說,四人沒有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最后把整個部落的人拖到茅草屋中燒死。 ![]() 只有蒙放和妹妹常雨,因母親提前醒來,用盡生命,把他們駝了出去。 過了17年,蒙放常雨終于長大成人,放出寶藏風(fēng)聲,把四個惡人一網(wǎng)打盡。 案情到最后,蒙放被包拯查出就是真兇,這時候,蒙放向所有人說出了復(fù)仇的前因后果,向眾人質(zhì)問,他復(fù)仇有錯嗎? 包拯大義凜然的說:蒙放,你錯了。當(dāng)初你母親拼著自己性命不要,是想要你們過上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仇恨之中。 然后,蒙放開悟,放掉人質(zhì),兄妹兩最后被亂箭射死。 包拯這話初聽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就蛋疼啊。 ![]() 一、你不是蒙放母親,你怎么知道蒙放母親當(dāng)時想的是讓女兒快樂生活下去,而不是報仇。這樣把自己觀點強加在死人身上太可怕了。 二、假如蒙放常雨兄妹,像包拯所說的,兩人假裝忘掉仇恨,不去報仇,兩人從此過上了快樂的生活。問題是,他們會快樂嗎?放著四個殺害全族的兇人在世上逍遙法外,你們兩假裝圣母,原諒仇人,因為你們要快樂的生活。這樣的人,別人知道了,人人會唾棄他們。別人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心里會唾棄自己?;钪?不如死了。 三、最可怕的是,如果蒙放常雨放棄復(fù)仇,那么當(dāng)初四個罪大惡極的人,一個成了溫文爾雅的院長、一個成了大學(xué)士、一個是都統(tǒng)、一個是武林俠客,然后他們過上了快樂而幸福的生活。還有誰能定他們的罪。就算,蒙放常雨選擇告官,先不說他們權(quán)大勢大,請問證據(jù)呢?難道,就讓一個部落的人白白死了,而不得伸張。 這樣的道德,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人都死了,你還想怎么樣呢,賠點錢就算了吧。 如果說是意外致死,那情有可原,但是,這樣的惡意的,殘忍的屠殺,你讓人復(fù)仇者放下屠刀,請問那些死去的人怎么辦?這不公平,而一個不公平的社會,必然是吃人的社會。 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大喊圣母,容易。但是,發(fā)生在你自己身上時,你還能如此平靜對待,才算真愛。 韓信受胯下之辱,那是因為他堅信自己能報仇,所以才受。但是如果,你以后報不了仇,天天受胯下之辱,別人只把你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