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不同來源的研究統(tǒng)計,傳世的黃花梨交椅大約在二十把左右,其中就包括昨天文章中提到的、現(xiàn)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這兩把。 今天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這對成對的黃花梨交椅原藏于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來自牛鑒家族的后人。而牛鑒正是武威涼州人,清朝嘉慶十九年的進士,后來道光年間的兩江總督。 非常難得的是,這對圈椅保存完好,所看見的基本就是原物原貌,之前因椅圈色差引起的修換存疑被排除。 每把交椅的配件都很齊全,整套銅活都是明代原裝的。 展前修理時刻意保留了一只原軟屜的表面殘件,和之前的推測不謀而合。 椅圈三接,靠背板S形,攢邊打槽裝三塊板,上板中間透雕壽字如意紋,兩側(cè)波浪紋牙子起到加固的作用,中板光素,下板為亮腳。 晚明到現(xiàn)在已有四百年時間,木器能流傳下來已屬不易,更何況還能成對地保留完整。七年前,一把黃花梨交椅拍了7千萬元人民幣,成為有史以來明清家具拍賣狀元,將交椅推到了明清家具收藏的最頂尖,無疑也為這一成對孤品帶來巨大的光環(hu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