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的好處是,它具有客觀性,只要你遵從客觀性原則,信號出現(xiàn)就按信號開平倉,則每一次大行情都不會錯失,均線的不好是,一旦行情進入盤整階段,均線就失去指引作用,而我們無法在盤整市來臨之前,就依靠均線來提前做出判斷(這個工作波浪理論最勝任),也無法知道什么時候調(diào)整結(jié)束,(這個工作交給形態(tài)理論最合適)。 各品種的基本面不同,因此其運行節(jié)奏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品種,處在不同的時間周期里,即使是單邊市,其運行的節(jié)奏也不同,因此不存在靠一條固定的均線就能打天下的事情,要研究品種的速率,波幅,進而選出符合某品種的某個特定周期里的有效的均線。記得某人說她師傅教她用21日均線打天下,我不忍打擊她,其實她師傅對于均線的認識恐怕只是處于初級階段而已。 單均線,有時候出錯率也比較高,因此有人嘗試用兩條均線的組合來過濾,比如5日10日均線,或5日20日均線,或10日30日均線組合,金叉就多,死叉就空,這也是教條主義,哪個品種,哪個時期適用哪一組組合,也有講究了,也要研究品種本身的節(jié)奏。如果變成死教條,實際上的效果還不一定比用單條均線有效。 均線組合,還可以有5/10/20/30/60日這五條均線合起來判斷行情,一般來說,這五條均線糾纏到一起之后,都會發(fā)散,按發(fā)散的方向開倉,抓住中級行情乃至大行情的概率是很高的,詳見我《三共振入市系統(tǒng)詳解》《均線纏繞和發(fā)散》等博文,此處不述。 如果是遇到5/10/20/30/60日這五條均線糾纏到一起,同時半年線(120日均線)和年線(250日均線)也湊到了一起,則發(fā)生大行情的機會就更大了。現(xiàn)在有幾個品種是這樣的情況,值得密切跟蹤。 例一:農(nóng)產(chǎn)品指數(shù) ![]() 例二:棉花指數(shù) ![]() 例三:滬金指數(shù) ![]() 如果說,5-60日均線的三共振信號,平均一年大約出現(xiàn)三次左右,則5-250日均線的匯集糾纏發(fā)散信號,要好幾年才出現(xiàn)一次,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每天跟蹤,等開倉信號出現(xiàn),就果斷殺入,信號沒有走反就長線持有,必有大收獲。 例四:工業(yè)品指數(shù) ![]() 例五:有色板指數(shù): ![]() |
|
來自: xindiandengshw > 《虎爺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