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海棠屬于北美海棠植物的一種, 具有較高的園林綠化造景價值。近年來在華北、東北地區(qū)的園林綠化上都有種植, 西北地區(qū)特別是新疆干旱地區(qū)城市綠化推廣種植比較少。為更好地推廣種植該優(yōu)良樹種, 現(xiàn)將王族海棠種植管理技術要點歸納總結, 以供參考。 一、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王族海棠的主要繁殖方式之一。嫁接首先要考慮接穗與砧木的親和力, 普通海棠和山定子2種苗木與王族海棠的親和力都較強, 可選擇二者作為砧木。常用的嫁接方法有枝接法和芽接法。王族海棠采用枝接法嫁接, 可提高成活率, 且長勢良好。 嫁接關鍵技術:一般選擇長度為4~5厘米接穗, 保留2~3個芽, 在距下面第1個芽約3厘米處剪斷, 將斷口斜削成鴨嘴狀, 以便與砧木結合。選擇砧木在離地約5厘米處平剪處理, 在斷口處豎切開一道口子, 把接穗與砧木切接。要保證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對接, 對接不好將直接影響接穗的成活。最好用塑料條將接口綁扎緊密。 二、養(yǎng)護管理 王族海棠是喜光植物,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使其大量開花、結果, 因此, 需要種植在全光照下, 種植密度不宜過大。王族海棠花芽形成是在6月中旬~7月上旬, 為避免花果大量損失而降低其觀賞價值, 建議在此段時間前完成修剪工作。修剪是為了使植株中央部位得到通風和光照, 同時修剪生長過度的分枝, 保持樹形樹干。王族海棠修剪成細長紡錘形, 樹高2米時, 在各主側枝中應選定長勢適中、方向適宜的枝條短截至25厘米。此外, 除了花芽形成前的修剪, 還應冬剪。冬剪剪去病蟲枝、枯死枝和部分稠密枝條, 以去除病蟲害隱患和提高植株營養(yǎng)利用率。 三、肥水管理 王族海棠肥水管理與大多數(shù)苗木一樣, 應遵循“基肥為主, 追肥為輔”的原則, 基肥主要是有機農(nóng)家肥, 開溝施肥, 1公頃地施30.0~37.5噸腐熟農(nóng)家肥。施肥溝寬為50厘米、深60~80厘米。追肥則以施用速效化肥為主, 主要追施尿素、二銨和硫酸鉀肥, 化肥的施用要注意合理配比。追肥之后要立即覆土、澆水, 應深施鉀肥、磷肥, 淺施氮肥。灌溉用水應采用無污染的河水或地下水, 切不可使用城市排放污水, 灌水量視土壤墑情而定。 四、雜草防治 選擇遮光率為80%~90%、幅寬為90~150厘米、厚度為0.008~0.010毫米的黑色農(nóng)用地膜覆蓋王族海棠的苗行間, 以抑制田間雜草, 提高土壤溫度, 促進土壤有機質分解。鋪膜時膜面要鋪平拉緊, 膜邊壓土踩實, 做到不漏氣、不透風。 五、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真菌性葉斑病和灰霉病,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蘋果小卷葉蛾、蘋果黃蚜、蘋掌舟蛾、梨花網(wǎng)蝽等。 王族海棠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 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農(nóng)業(yè)防治相結合, 及時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 及時、適時用藥;要選擇性用藥, 根據(jù)天敵情況選擇靶標性強的農(nóng)藥, 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性農(nóng)藥, 以減少對天敵的危害;施藥時間和施藥方法的選擇也很重要, 錯誤的施藥時間會降低藥效或導致藥害, 應避免在大風、高溫或下雨等惡劣天氣下施藥;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nóng)藥, 可避免和減輕病蟲害出現(xiàn)耐藥性和抗藥性。 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以提高王族海棠的抗逆性, 促進植株生長。常見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有矮壯素、芐基腺嘌呤、乙烯利、赤霉素類及6-芐基腺嘌呤等, 這些植物激素類藥物都屬于國家法定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在王族海棠栽培過程中最多使用1~2次, 并且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操作, 按規(guī)定的時期和規(guī)定的濃度使用。 作者:趙莉 淄博職業(yè)學院制藥與生物工程系 |
|
來自: 阿斌遼寧 > 《小院、花草、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