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生命的意義-俄狄浦斯故事的隱喻

 劉淑姿 2017-09-21

  

生命的意義


     

       《俄狄浦斯》是希臘神話中一個具有悲劇色彩的故事?!岸淼移炙骨榻Y(jié)”作為殺父娶母的隱喻出現(xiàn)在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認為處于“俄狄浦斯期”的孩子會與同性父母爭奪異性父母,因而對同性一方產(chǎn)生敵意。本文試圖從另一個層面來談希臘神話中這則故事的心理意義。

 

     
        俄狄浦斯(Oedipus)是忒拜(Thebe)的國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約卡斯塔(Jocasta)的兒子,俄狄浦斯出生時,其父母得知神諭,了解到俄狄浦斯未來會殺父娶母。國王和皇后感到深深的畏懼和震驚,為了逃避這命中注定的劫難,他們決定將俄狄浦斯遺棄。后來俄狄浦斯輾轉(zhuǎn)成為了科任托斯國沒有子嗣的國王和王后的養(yǎng)子,偶然中他也獲知了自己將殺父娶母的神諭,但他并不知曉自己是養(yǎng)子而非親生的事實,為了躲避神諭,避免傷害自己深愛的養(yǎng)父母,俄狄浦斯離開了養(yǎng)父母,踏上了去往異國的路。不巧的是,俄狄浦斯陰差陽錯又回到了忒拜,無意中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又因解開了斯芬克斯之謎拯救了忒拜城,受到人民的推崇被選為國王,按照習俗與失去了丈夫的王后結(jié)婚,命運以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力量嘲弄著普通人,俄狄浦斯最終應(yīng)驗了“弒父娶母”的神諭。當俄狄浦斯知曉了一切真相,他羞愧萬分又悲憤不已,他詛咒自己,不忍目睹這人間的慘劇,他將自己的惡行公諸于世,憤恨地刺瞎了自己的雙眼,放棄了國王之位繼續(xù)漂泊流浪。


        每當讀到俄狄浦斯的故事,一種非常悲壯難言的感情沖擊著筆者的胸口。俄狄浦斯終其一生推翻命運的定論,俄狄浦斯及其親生父母都想避免神諭,他們都為此做了努力,但最后還是失敗了。如果用心理學的視角去看這則故事,不難發(fā)現(xiàn)它講的是一個人潛意識的人生腳本注定了這個人的命運,一個無知無覺的人與之抗衡,試圖去改變命運,經(jīng)歷了種種苦難,可是仍舊被命運所玩弄和嘲笑。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慘痛的事件之后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句話也可以說成:我要打破強迫性重復的怪圈。他的史詩般的交響曲,就是他的心靈與壞的強迫性重復的力量做頑強斗爭的寫照。任何一個人,不管他過去和現(xiàn)在有什么痛苦的或失敗的經(jīng)歷,只要他打敗了曾經(jīng)控制了他的強迫性重復的力量,或者說命運的力量,那他的未來也會是一部講述英雄的故事的史詩?!?/em>

                                                 ——曾奇峰《解讀命運》


        兩年前,筆者自身有一種分析,如果俄狄浦斯一開始懂得敬畏神諭,接納命運,放棄徒勞的抗爭,反而神諭就不會實現(xiàn),甚至俄狄浦斯的父母最初能夠不遺棄俄狄浦斯,神諭也有改變的可能性。不理解命運規(guī)律的人用抗爭的方式實現(xiàn)和印證它,理解命運規(guī)律的人用順應(yīng)的方式超越并改變它。逃避、抵觸、裝作漠不關(guān)心、強行改變…種種這些讓人正中了命運的圈套。如同一個害怕被遺棄的女子歇斯底里地用控制、要挾留住戀人,最終真的被遺棄一般。只有在內(nèi)心中平息了對命運好壞的判斷,放下改變的念頭,把抗拒的力量收回來,將任何一種結(jié)果都視作必然,順其自然地生活,命運便也失去了那種壓倒一切的力量,個體也開始擁有了扭轉(zhuǎn)命運的能力。命運實際是一種心理現(xiàn)實,從本質(zhì)而言,命運是虛無的,之所以對于普通人它顛撲不破,是因為恐懼和抗拒維系著這個命運變成實體一樣的存在。接納命運是不抗拒不畏懼它,敬畏它但并非向其認同,帶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心態(tài)生活。人生是多么詭秘復雜,在命運這個怪物面前,什么都不做竟然比奮起反抗要好。俄狄浦斯還有一種方式改變命運,就是他真的知道了命運的全部,也就是造成了這種心理現(xiàn)實的原由。俄狄浦斯只是知道了神諭,但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也對神諭的因一無所知。一個人如果能夠深入潛意識了解到命運腳本的來龍去脈,意識和理性便不再具有盲目性,覺知之光便可以把努力的方向照亮,這個虛幻的命運就有了可以被打碎和突破的可能性。


        當用精神分析的視角去看俄狄浦斯的故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俄狄浦斯的人生是失敗的。如今筆者再看這個故事,經(jīng)歷和見證了自身及他人的成長歷程,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俄狄浦斯的故事是悲劇,但人生并不會因為是一出悲劇減損了它的意義,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包含著另一層超越悲劇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和悲劇相伴相生,但又令人肅然起敬。


       “然而,盡管希臘人承認一切都是命運和必然性所決定的,但是他們并不因此就對命運采取放任自流和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而是義無反顧地逃避或抗爭…《俄狄浦斯》告訴我們,在希臘人看來,命運的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不過他們并沒有在命運面前低頭,而是在否認這是自己命運,或者逃避自己的命運的過程中,展開了豐富多彩乃至驚心動魄的人生…可以說希臘精神是一種積極的悲劇精神。人人都知道命運是命中注定的,但是這并不影響希臘人積極地投入生活之中。即使命運已經(jīng)確定,他們?nèi)匀灰C明自己有不同的命運”

                                                 ——《西方哲學十五講》


        “在否定這是自己的命運,或者逃避自己的命運的過程中,展開了豐富多彩乃至驚心動魄的人生”,以故事的結(jié)果來看——神諭應(yīng)驗,俄狄浦斯這一生背負著絕望的掙扎和徒勞的努力,但是不是徒勞無功的努力就沒有意義,就應(yīng)當被高明的人所嘲笑和不屑,就等同于一片虛無和沒有痕跡。不是這樣,至少應(yīng)該看到,俄狄浦斯得知神諭后,不愿連累自己的養(yǎng)父母,這種良知是有意義的;當其知道所有真相,刺瞎雙眼悲憤交加,這種愧怍之情是有意義的;流浪途中,俄狄浦斯拯救了陷入危難的忒拜,這種英雄主義和擔當是有意義的;他沒有隱瞞真相,而是將其公諸于世,這種光明磊落是有意義的。在痛苦的深淵中熠熠生輝的人性良善面是有意義的,它們超越了悲劇,悲劇也因此變得無比偉大。



        蘇格拉底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保淼移炙故且粋€痛苦的人,只是他對于命運的“知”不夠,即便如此,他在無知時盡了最大的努力和不逃避,他因直面灼灼良知而備受煎熬,雙目失明,浪跡天涯,但最終也因此獲得了一顆好靈魂,他的行為得到了所有人原諒,實際上,是所有人的敬畏。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斯蒂芬·茨威格《偉大的悲劇》


        俄狄浦斯的故事演繹和閃耀著人類最值得敬畏之處:神諭可以注定人的命運,但是無法奪去人的尊嚴。命運可以剝奪一切,只有唯一一點不行:人與之不懈抗衡的權(quán)利。


        還有一點耐人尋味,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之謎,謎底是“人”。這也可以看作是整個故事的主題,俄狄浦斯終其一生求索一個答案“人是什么”,俄狄浦斯用悲劇回應(yīng)了這個問題:人無法戰(zhàn)勝神,時不時落入強迫性重復之中,卑微渺小又愚昧自負,不過人類亦有可取之處,須臾短暫又無知的生命,通過頑強地斗爭,不斷地索求,堅守住良知,不至于徹底滑落至庸俗卑鄙和一無是處。這樣的人生,就算是失敗了,也值得一活。從這點看,俄狄浦斯悲劇的命運以及失敗,都并不妨礙其值得一活。


       這種精神,和榮格所理解的人性很像。


       榮格是一位真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對人性積極面的樂觀態(tài)度不浮于表面。


     

 “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tài),而是要幫助他在面對苦難時能樹立一種具有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精神分析常常令人變得聰明而深刻,但深刻的人往往容易洞穿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善于冷靜地分析問題,但也卻十分容易產(chǎn)生消極悲觀,當他們發(fā)現(xiàn)一件事情的根本性錯誤,也對這件事情整體嗤之以鼻。所以他們鄙視徒勞的努力,悲觀冷眼地看待個體做出堅持和努力。


        以榮格的自性化,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這些標準來衡量人,基本所有人都是相當悲苦無明的,只是無知的程度略有不同。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能把推翻命運作為衡量心理治療的目標,畢竟成功的案例總體而言還是少的(以絕對健康的標準來看),心理咨詢師做的是給來訪者打開一扇窗子,照亮來訪者自知自覺的道路,讓來訪者擁有更多的自由意志,并不斷鼓勵來訪者在自知自覺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改變命運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我們要有俄狄浦斯的精神,自我成長的道路本身是有意義的,反求諸己后的承擔痛苦是有意義的,遠離沉溺不再自怨自艾是有意義的,絕不推卸責任任由情緒擺布是有意義的,誤入謬途后拒絕魔鬼的誘惑也是有意義的。盡管擺脫了一個心理問題,還有下一個,整個的過程里相當無知愚蠢,又相當真誠無畏。


        那些因童年或更早帶來的不安全感、偏執(zhí)、自卑的來訪者想去改變自己,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即便是錯誤的,自律、反省、克制、忍受…他們沒有緣由得承擔起這些,莫名其妙得背負起生命的重荷,無法選擇地成為了這個人,這個家庭以及這個社會中的一員,便也要完成這個主體的宿命。反復掙扎在心理矛盾的迂回和復襲之中,但仍然要去面對、去覺知,在和心理問題展開曠日持久的戰(zhàn)斗中,即便痛苦也絕不放棄,這是俄狄浦斯的精神,也是每一個進行心理成長的人應(yīng)該具有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