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綠蕙荷鼎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1937年由紹興蘭販從南京攜去上海,經(jīng)俞致祥先生鑒定。
特征
三瓣厚闊、圓大,剪刀捧,花色翠綠且糯,大鋪舌。為近代綠蕙中佼佼者。
48.秦淮綠荷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1946年由蔣瑾懷在南京秦淮河畔紹興蘭販錢章德設置花簍中選出。
特征
三瓣勻闊,瓣厚質(zhì)糯,色濃綠如翠,剪刀捧,大鋪舌。
49.泰素(金奧素)
瓣型 綠殼綠花荷形竹瓣素。
歷史
清朝道光時在余姚金岙山發(fā)現(xiàn),為諸神元所得,后轉讓泰號酒店,定命為泰素(近代藝蘭界普遍以此稱呼),亦有金岙素之稱。
特征
荷形竹瓣,蚌殼捧,大卷舌。花色翠綠,瓣肉晶瑩,唇瓣苔色全綠,絨氣重。花葶細長,花期長,至十多天,三瓣依舊舒挺不后傾,捧瓣不開“天窗”。葉束斜直性,葉尖尖銳,很易辨識。繁殖快,健花性。為近代蕙蘭素瓣中流傳較多品種,亦為名種之一。
50.梁溪素
瓣型 尖狹瓣素唇瓣
歷史 1948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五瓣尖狹,色極翠嫩,大卷舌,唇瓣純綠。
51.大魁素
瓣型 綠殼綠花闊瓣荷形素
歷史
清光緒丙子二年由許霽樓選出,因花瓣短闊,全綠苔唇瓣,為當時素唇瓣中罕見短闊珍奇之品,故命名為大魁荷素。后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許霽樓分出,轉讓給蘇州顧翔霄。光緒壬寅秋,顧氏全部蘭蕙品種皆歸吳恩元所有,培植二十一年中,凡所開各盆蘭花都與原名相符,而發(fā)現(xiàn)大魁素三瓣雖尚屬短闊,惟舌大而卷,卻與《同心錄》書中所載似有出入。然而,凡除梅瓣外,剝視小蕊,舌短者居多,普通不具瓣型的“行花瓣”亦如此。當年吳恩元唯恐顧翔霄轉讓時或有遺疏而謬誤,故以“顧氏大魁素”命名之。作者曾栽培多年。
52.金華綠蕙新素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素
歷史
解放前由杭州蔣仲謀選出。
特征
荷瓣,花形類似泰素,只是唇瓣尤長闊,三瓣內(nèi)弧度大。
53.巨州素
瓣型
綠殼綠花柳葉瓣素
歷史
抗戰(zhàn)前由巨州藝蘭者選出。
特征
花形與溫州素近似,惟捧瓣尤狹長,剛開放時即呈開天窗式。葉中心幅寬約1厘米,長達40多厘米,斜垂或折形。
54.雪鷗
瓣型
綠殼綠花仙素
歷史
1958年由沈白濤選出。
特征
呈荷形水仙瓣;三瓣頭圓闊、放角,收根細,剪刀捧,大鋪舌,肩平。為近代自大魁素以后最杰出的荷形水仙素。
55. 溫州素 瓣型
柳葉水仙式素荷瓣歷史
民國初,由溫州藝蘭者選出。特征
三瓣長大,形似柳葉,剪刀捧(盛開時呈開天窗式),花色淡黃綠色、白卷舌。葉闊而垂軟、長大,葉束外葉多數(shù)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壯。繁殖快,健花性。
55.溫州素
瓣型 柳葉水仙式素荷瓣
歷史
民國初,由溫州藝蘭者選出。
特征
三瓣長大,形似柳葉,剪刀捧(盛開時呈開天窗式),花色淡黃綠色、白卷舌。葉闊而垂軟、長大,葉束外葉多數(shù)呈半垂性?;ㄝ愀?,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壯。繁殖快,健花性。
56.彩蝶(翠蝶)
瓣型 綠殼綠花荷形蝴蝶瓣
歷史 193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三瓣厚闊、每瓣橫向下半幅呈唇瓣化,并上綴鮮細朱點,剪刀捧,大鋪舌。花瓣翠綠,雜以濃艷朱點,紅綠相映,宛如翠蝶飛舞,故以命名。自蘭蕙分列各種花型以來,雖時有蝴蝶形蕙蘭選出,但全屬尖狹瓣“草蝴蝶”,唯至“翠蝶”選出后,方填補了蕙蘭蝴蝶瓣中荷形蝶瓣的空白,亦可說是自古至今空前佳品。葉呈直立性,葉尖尖銳。
57.彩虹
瓣型 綠殼綠花草蝴蝶瓣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五瓣尖狹,副瓣橫向下幅?外呈白綠色唇瓣化,上綴稀疏朱點,大落肩,捧瓣向上撐開著生,大鋪舌。屬“草蝴蝶瓣”但亦為近百年中蕙蘭蝴蝶瓣中難得品種。
58.海鷗
瓣型 綠蕙扭瓣形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三瓣長闊,剛綻蕊舒瓣時,二片副瓣即呈扭曲狀,淺軟兜,劉海舌。為蘭蕙瓣型中新穎奇種。
59.蛾蜂梅
瓣型 赤綠花波瓣形
歷史 1934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三瓣呈波浪狀捧瓣頭圓、輕兜,瓣尖端似貓耳般向上翻豎,小如意舌。為蕙蘭中罕見花形。
60.朵云
瓣型 綠殼綠花波瓣形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五瓣呈波狀;捧瓣圓闊猶似貓耳狀般向上翻皺著生,每片捧瓣內(nèi)向中心處有一細圓淡黃色突出痕,周圍有黃、白、綠暈色,大劉海舌。為皺角梅瓣形中別具風格的新奇品種,亦為我國蘭蕙奇瓣型中增加了一種波瓣凸捧格式。
61.蕙蓮
瓣型 赤轉綠花蓮花形
歷史 194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征
花葶上幾朵花序聯(lián)綴成一朵,變成多瓣、多唇形。
62.雙舌梅
瓣型
綠花梅瓣,唇瓣尖有倒“V”形深缺狀。
歷史 抗戰(zhàn)前由宜興朱競南選出。
特征
梅瓣形花。大圓舌,舌尖端有倒“V”形缺痕狀,宛如并聯(lián)綴雙舌。這種深陷倒“V”形缺舌為蕙蘭唇瓣型中又增加了一種新奇形式。
63.雜樣錦
瓣型 赤殼赤花雜樣花形瓣式
歷史 抗戰(zhàn)前常熟張企賢選出。
特征
一葶多花中開有梅瓣、水仙瓣、尖狹瓣等形式。
64.赤蜂巧
瓣型 赤殼赤花梅瓣
歷史 清末由杭州邵芝巖選出。
特征
三瓣頭圓而長,瓣肉厚。捧瓣尖有厚兜、上翻似貓耳捧,分窠,小如意舌。為赤蕙中奇品。由于花形近似綠蕙“蜂巧”,故命名為赤蜂巧。
參考文獻
【1】陳淏子,花鏡(清)。
【2】劉灝,廣群芳譜(清)。
【3】許霽樓,蘭蕙同心錄(清)。
【4】吳傳澐,藝蘭要訣(清)。
【5】袁世俊,蘭言述略(清)。
【6】吳恩元,蘭蕙小史,中華書局,1923。
【7】夏詒彬,種蘭法,商務印書館,1930。
【8】清芳室主,蘭花培植法,國華新記書店,1935(再版)
【9】姚毓璆、諸友仁,蘭花,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
【10】嚴楚江,廈門蘭譜,1964。
【11】吳應祥,蘭花的種子繁殖,植物引種馴化集刊,科學出版社,1966。
【12】董新堂,現(xiàn)代養(yǎng)蘭學全書(臺灣?。?966。
【13】小原榮次郎,蘭花之解說(附培養(yǎng)法),東京京華堂,昭和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