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色”,是一件技術(shù)活,在琥珀蜜蠟這個行當(dāng)里,它的作用就相當(dāng)于美圖秀秀,甭管長得有多黑,甭管長多少麻子粉刺,一鍵美化,全給你修漂亮了。 您可能會說,這不是好事嗎,美了容,不就變漂亮了嗎?那么,我想問您,甭管照片修得多漂亮,您一旦見了真人,會不會見光死呢? 1、什么是“烤色”? 琥珀蜜蠟的“烤色”,是指用人工優(yōu)化“熱處理”的手段,使琥珀的顏色變深、變紅,從而“模仿”琥珀在自然環(huán)境下慢慢氧化的過程,琥珀在大自然中氧化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而烤色則僅需幾個月。 在17—18世紀(jì)的歐洲,人們將琥珀放進(jìn)裝有細(xì)沙的鐵鍋中慢慢加熱,直至顏色由淡黃變成深黃、棕色甚至黑色?,F(xiàn)在的“烤色”工藝更加先進(jìn)和成熟,將琥珀放入可控制壓力和溫度的烤箱中,同時加入氧氣,使琥珀得以凈化的同時,加速琥珀的氧化,主要產(chǎn)品有“烤色血珀”和 “烤色蜜蠟”。 2、“烤色血珀”靠熒光 “烤色血珀”和“天然血珀”的原理是相同的,透明的金珀被氧化烤色,就變成了“血珀”,而且可以通過控制氧化程度,來控制“烤色血珀”的顏色。 “烤色血珀”說起來和“天然血珀”還是很像的,不過光澤看起來干澀無光,而且,在紫外光下,真假立現(xiàn),真的血珀,熒光弱,顏色暗綠,而“烤色血珀”則沒有熒光。 3、“烤色蜜蠟”費思量 說真的,“烤色蜜蠟”是做的越來越好了,不光“烤色”,還“做舊”,比如,先模仿“老蜜蠟”常見的“鑰匙孔”、“喇叭孔”,烤色之后,再用吉他弦勒,模仿孔道長期佩戴磨損的痕跡,這對于“優(yōu)化”是個進(jìn)步,但對于辨別真假來說,很費思量。 熒光法,是行不通了,“老蜜蠟”有包漿,一樣沒熒光,怎么辦?這就是考驗一只老鳥經(jīng)驗的時候了:憑手感,“天然老蜜蠟”包漿油潤,“烤色老蜜蠟”光澤手感干澀;看孔道,“天然老蜜蠟”孔道內(nèi)不光有磨損,還有歲月包漿風(fēng)化的痕跡,而“烤色老蜜蠟”則只有吉他弦勒出來的玻璃光澤,歲月就沾不上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