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葉羹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六 方。治小 便數(shù)多。小豆葉 (細切 ) 一斤 , 上于豉汁中煮 , 調(diào)和 作羹食。 小菟絲子丸 治腎氣虛損 , 小 便滑 數(shù)。方 見“虛 損 · 小菟 絲子 丸”。 牛膝丸 《圣濟總錄》卷四 十三方。治小 腸虛冷 , 小便 頻數(shù)。 牛膝 ( 酒浸 , 切 , 焙 ) 、續(xù)斷、川芎各 半兩 , 萆薢二兩。為細末 , 蜜丸如 梧子大。每服四十丸 , 空腹鹽湯送 下?;蜃鳒臌}煎服。 《圣 濟 總 錄》卷 五 十八 方。 功能壯筋骨 , 駐顏烏發(fā)。治消渴不 止 , 下 元虛 損 , 筋 骨痿 軟 , 須 發(fā)早 白。牛膝 ( 酒浸切 , 焙 ) 五兩 , 生地 黃汁五升。牛膝搗為細末 , 入地黃 汁浸 ,夜浸晝曬 , 汁盡為度 , 蜜丸如 梧子 大。 每 服 三 十 丸 , 空 腹 溫 酒下。 《圣 濟 總錄》卷 八十 七 方。 治風勞攻注 , 背膊疼痛 , 四肢沉困 , 日漸瘦弱 , 飲食無味。牛膝 ( 酒浸 , 切焙) 二兩 , 桂 ( 去粗皮 )、烏頭 ( 炮 裂 , 去皮 臍 ) 各一兩 , 乳香 ( 研 ) 半 兩。為細末 ,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 十五丸至二十丸 , 空腹日午、夜臥 溫酒送下。 艾葉丸 治 妊娠小便利下 而 多 ,少腹急痛。方見“妊娠病· 艾 葉丸 ”。 龍骨 丸 治 婦 人 小便 滑 數(shù)。 方見“產(chǎn)后病·龍骨丸 ”。 四柱散 治元氣虛損 , 小便滑 數(shù)。方見“虛損·四柱散”。 生附白術湯 治中風濕 , 便利 不禁。方見“中風·生附白術湯”。 326 遺尿 五畫~十畫 ] 生薯藥羹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 六 方。治 下 焦 虛冷 , 小 便多 數(shù) ,瘦 損無力。生山藥半斤 ( 切 ) , 薤白半斤。于豉汁中煮作羹 , 如常 食調(diào)和服。 白術散 治小兒 遺尿 , 足寒。 方見“妊娠病·白術散 ”。 白薇湯 治膀胱虛熱 , 小便不 禁。方見“癲狂癇·白薇湯 ”。 白薇芍藥散 治妊娠遺尿 , 不 知出時。方見“妊娠病·白薇芍藥 散”。 白薇散 治 小便不 禁。方見 “傷寒·白薇散 ”。 防己散 治消渴 , 小便 不禁。 方見“消渴·防己散 ”。 堅固湯 治虛勞積冷 , 陽氣衰 弱 ,小便數(shù)滑遺瀝。方見“虛損· 堅固湯”。 吳茱萸丸 治小便 利多。方 見“腰痛·吳茱萸丸 ”。 牡蠣丸 《圣濟總錄》卷九十 五方。治小便不禁。牡蠣 ( 燒 )、赤 石脂( 醋炒 ) 各三兩。為細末研勻 , 酒煮面糊 , 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 丸 ,空腹鹽湯下。 牡蠣湯 治遺尿 , 小便澀。方 見“瘧疾·牡蠣湯 ”。 張真君茯苓丸 治心腎氣虛 , 小便不禁。方見“淋濁·張真君茯 苓丸”。 阿膠湯 治遺尿 , 小便 失禁。 方見“傷寒·阿膠湯 ”。 雞腸葉羹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六 方。治小 便數(shù)多。雞腸葉 (細切 ) 一斤。上于豉汁中煮 , 調(diào)和 作羹食之。 固脬丸 亦 名固脬 丹。方見 本病證門“固脬丹”。 固脬丹 《雞峰普濟方》卷 十 八方。又名固脬 丸。治脬寒小 便 頻數(shù)。益 智仁 二 兩 半 , 石 菖 蒲 一 兩 , 白龍骨三分 , 川烏頭一兩。為 細末 , 酒煮 面 糊 , 和 丸如 梧子 大。 每服四十丸 , 空腹煎益智湯下。一 方加覆盆子二兩。 金液丹 治男子腰腎久冷 , 小 便不禁。方見“虛損·金液丹”。 金櫻子煎 治肝腎兩虧 , 小便 不禁。方見“虛報·金櫻子煎”。 柏白皮湯 《圣濟總錄》卷 九 十五方。治小便不禁。柏白皮 ( 焙 干 ,銼 ) 二斤 , 酸石榴枝一握 ( 燒灰 細研 ) 。先搗柏白皮為粗 末, 每 服 四錢匕 , 水煎去渣 , 下石榴 枝灰一 錢半匕, 更煎。空腹服 , 至晚再服。 故紙散 《壽世保元》卷八方。 治小兒遺尿。破 故紙 ( 炒 ) 。為 細 末 ,每服一錢 ,熱湯調(diào)下。 桂肝丸 《萬病回春》卷七方。 治小兒睡中遺尿。肉桂、雄雞膽各 等分。搗為末 , 丸如小豆大。溫水 送下 ,日三服。 破故紙丸 治腎氣虛冷 , 小便 無度。方見“虛損·破故紙丸”。 破故紙散 治小兒膀胱虛冷 , 夜間遺尿 , 或小便不禁。方見“帶 下病·破故紙散 ”。 秘元丹 《婦人良方》卷 八 方。治陽氣虛 , 小便不禁 , 或夜多 小便頻數(shù)。白龍骨 ( 炒 ) 三兩 , 訶子 十個( 去核 ) , 縮砂 ( 去皮 ) 一兩。為 細末 ,糯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五十丸, 空腹鹽、酒送下。 《御藥院方》卷六方。治 內(nèi) 虛里寒, 冷氣攻心 , 脅肋脹滿 , 臍腹 遺尿 十畫~十三畫 327 ] 刺痛 ,嘔逆泄瀉 , 自汗時出 , 小便不 禁 ,陽氣衰微 , 手足厥。白龍骨三 兩 ,訶子 ( 炮 , 去核 ) 十個 , 縮砂 ( 去 皮) 一兩 , 靈砂二兩。為細末 , 煮糯 米粥丸如麻子大。每服空腹酒送 下二丸 , 臨 臥冷水 下三丸。忌蔥、 茶等物。《攝生眾妙方》用治滑精 不禁而危急者。 益智散 治小兒 遺尿 , 白濁。 方見“胸痹心痛·益智散 ”。 消余 丸 治 消 渴 小便 不 禁。 方見“消渴·消余丸”。 桑螵蛸散 治妊娠小便不禁。 方見“癬疥·桑螵蛸散 ”。 黃雌雞肉粥 《太平圣惠方》 卷九十 六方。功 能補益 五臟。治 小便數(shù)多。黃雌雞 ( 去毛羽腸臟 ) 一只 ,粳米一升 , 黃芪 ( 銼 ) 一兩 , 熟 地黃一兩半。除粳米外, 三味同煮 令極熟 ,去藥及擘去雞骨 , 取肉、汁 和米煮作粥 , 入醬如食法調(diào)和???nbsp; 腹食之。作羹及餛飩食之亦可。 萆薢丸 治小便頻數(shù) , 日夜無 時。方見“中風·萆薢丸 ”。 萸術益桂湯 《辨證錄》卷十 方。治腎氣虛 , 夜臥遺尿 , 或小便 數(shù)多 ,畏寒喜熱 , 面黃鶻怯 , 大便溏 泄。白術一兩 , 巴戟天一兩 , 益智 仁三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 鹿角 丸 治 小 便數(shù) , 日 夜一 斗。方見“肛痔病·鹿角丸 ”。 鹿茸丸 《醫(yī)方類聚》卷十 引《簡要濟眾方》方。治小腸虛冷 , 小便數(shù)多。鹿茸 ( 酥炙黃 ) 二兩 , 白 龍骨( 燒過) 一兩 , 山茱萸 ( 微炒 ) 三 分。為細末 ,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二十丸, 空腹鹽湯下。 《普 濟本事 方》卷 四方。治 腎虛腰痛。鹿茸 (切 , 酥炙黃 ) 不拘 多少。為細末 , 酒糊 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 空腹用鹽湯送下。 《類編朱氏集驗醫(yī)方》卷 二 方。治 渴 疾。鹿 茸 二 兩 , 菟 絲 子 (浸酒蒸 ) 一兩 , 天花粉半兩。為細 末 , 蜜丸。每服五十丸 , 空 腹煎北 五味子湯送服。 《史載之方》卷下方。治 精 血皆 虛。血茸 ( 酥炙 ) 半兩 , 五 味 子、山藥各二兩 , 青鹽三錢。為細 末 , 煉蜜調(diào)和 , 收貯器中。臨服時 丸 ,每服三十丸 ,食前溫酒下。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方。 治腳氣, 腿踝生瘡。鹿茸 ( 酥炙 , 另 搗成泥 )、五味子、當歸、熟地黃 各 等分。為 細末 , 酒 糊和 丸 如 梧 子 大。每服三四十丸 , 空腹 , 以溫酒 或鹽湯食前送下。 《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 七 方。治妊娠下 焦冷氣 , 少腹疼痛 , 小便利多。鹿茸 (酥炙 ) 一兩 , 白龍 骨( 燒過 ) 三分 , 桑螵蛸 ( 炒 ) 半兩 , 牡蠣粉二兩。為細末 , 酒煮面糊 , 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 空 腹溫湯送下。 菟絲子丸 治虛勞 , 小便利而 多。方見“虛損·菟絲子丸 ”。 溫泉 飲 《辨證 錄》卷 十 方。 治腎氣虛 , 夜臥遺尿 , 或小便數(shù)多 , 畏寒 喜 熱 , 面 黃鶻 怯 , 大 便溏 泄。 白術一兩 , 巴戟天一兩 , 益 智仁三 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 鵲巢散 《圣濟總錄》卷九十 六方。治小便不禁。鵲巢中草 ( 燒 灰) 一斤 , 薔薇根 皮五兩。先搗 薔 薇根為末 , 每服三錢匕 , 水一盞, 煎 至七合, 去渣 , 調(diào)鵲巢灰二錢匕, 空 328 遺精陽痿 一畫~五畫 ] 腹服。 縮泉丸 《婦人良方》卷八 方。治脬氣虛寒 , 小便頻數(shù) , 或遺 尿不止 , 小兒尤 效。烏藥、益智仁 各等分。為細 末 , 酒煮山藥 末糊 , 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 七十丸 , 鹽、 酒或米飲送下。 《類編朱氏集驗 醫(yī)方》卷二方。治男 子小便頻數(shù)。 烏藥、益智仁 ( 炒 )、川椒 ( 去目并合 者 ,出汗 )、吳茱萸 ( 九蒸九曝 ) 各等 分。為細末 , 酒糊 丸如梧桐 子大。 每服五十丸 , 臨臥鹽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