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通常都是以黃、白、青、碧、墨五大品種進行分類,并無糖玉之說。和田玉上的糖色是后天氧化鐵、錳質緩慢滲透到玉中,形成深淺不一的紅褐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色調的結果,因其顏色似紅糖,所以被形象地稱為糖玉。 糖玉的主體部分,通常是白玉或者青玉,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糖玉、糖白玉、糖青白玉這3個品種。如何區(qū)別它們呢?主要是看糖色部分所占的比例,只有糖色部分>85%的時候,才能被稱作糖玉。糖色部分在35%—85%之間的是糖白玉或者糖青白玉。 舊時,玉上的糖色都被視為玉上的雜色、臟色,在加工時,為了玉的純潔度,都盡量避免糖色,一般將其作為廢料切掉。近年來,玉雕師在糖色上做文章,誕生了很多精品佳作,也讓糖玉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喜愛。 隨著和田地區(qū)玉石資源的日漸稀缺,收藏界逐漸把目光投向了以前不被看好的糖玉,使得糖玉越來越受到收藏者的喜愛,也日漸成為市場新寵。 糖玉是和田玉中一個很獨特的品種,它特殊的顏色和名字組合起來給人一種甜蜜蜜的感覺,現(xiàn)如今,市場上的糖玉大多出自新疆、青海、俄羅斯三地,且各有其特點。 新疆糖玉 新疆糖玉就以黃褐色為主,糖色層與白玉層分界清晰,過渡色薄,結構細膩溫潤、裂紋和雜質較少。新疆糖玉的產地主要有:且末、葉城和若羌等地。 且末糖料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越玩越油潤,所以多被制作成手鐲、掛件。 若羌糖料顏色黃中偏青,黃者為若羌糖玉中的上品,細度好,脂份高。 葉城糖料,色發(fā)青偏灰,糖色咖啡色者居多,大部分比較干、灰暗,水頭差,細膩度較差,脂份一般,糖色雖接近若羌、且末糖色,但不夠俏麗。 青海糖玉 青海糖玉的糖色則較淺,分界不明,過渡范圍大,常見散點狀的“芝麻糖”及無規(guī)則的“串糖”,結構也相對稍粗,常見水線與絮狀物。且青海糖料玉質一般較透,不油潤,脂份不高。 俄羅斯糖玉 俄羅斯糖玉,以糖玉山料為主,以紅糖色和煞白著稱。不過俄羅斯糖玉大多偏鐵青色,其糖色悶且暗,糖色部分沒有神采,溫潤度較差,糖和玉過渡不自然。 那么如何才能挑選到一件上等的糖玉呢?決定糖玉價值的主要因素是糖玉主體顏色的飽滿純正度以及玉料的質地是否細膩溫潤等。 顏色是區(qū)分糖玉優(yōu)劣的主要標準,優(yōu)質的糖玉白色與糖色部分界限分明,白色純凈,糖色濃郁鮮艷,且白色和糖色不互相摻雜。 除此之外,糖玉的玉質、雕刻都會對玉雕成品的美感產生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