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野臺(tái)參(四錢) 生黃芪(四錢) 生山藥(四錢) 知母(四錢) 玄參(四錢) 生龍骨(四錢.搗細(xì)) 生牡蠣(四錢.搗細(xì)) 丹參(二錢) 三棱(錢半) 莪術(shù)(錢半) 【功能與主治】治虛勞,脈弦、數(shù)、細(xì)、微,肌膚甲錯(cuò),形體贏瘦,飲食不壯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熱不時(shí)、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 【用法與用量】氣分虛甚者,去三棱、莪術(shù),加雞內(nèi)金三錢;喘者,倍山藥、加牛蒡子三錢;汗多者,以白術(shù)易黃芪,倍龍骨、牡蠣,加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錢。若其汗過多,服藥仍不止者,可但用龍骨、牡蠣、萸肉各一兩煎服,不過兩劑其汗即止。汗止后再服原方。若先冷后熱而汗出者,其脈或更兼微弱不起,多系胸中大氣下陷,細(xì)閱拙擬升陷湯后跋語,自知治法。 【摘錄】 鹽山·張錫純著《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