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在因為公司會議上眾人七嘴八舌卻遲遲得不到一個明確的解決問題的答案而心煩意亂;你是否還在因為自己的思想毫無深度而暗暗著急;你是否還在碰到一個問題卻無能無力不知從何處下手?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相信你需要換一種更為方便有效的思考方法——“六頂思考帽”思考方法。 澳大利亞的無線通信商澳都斯使用了這個方法后以前往往需要四五個小時的會議現在只需要四十五分鐘就綽綽有余了;全球五百強企業(yè)ABB公司也使用這個方法使得會議時間縮短為之前的十五分之一;而對于我個人來說,這一方法讓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再用單一角度去分析,而是能夠通過四五個維度去通盤考慮, 可能你會好奇這“六頂思考帽”究竟是何方神圣啊,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其實如果我換個詞能形容它,那你可能就輕而易舉的明白了——“定向思考”。簡單來就是說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此一來,其優(yōu)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既然叫做“六頂思考帽”,那么必然就有六種不同的思考方向了,接下來我先一一介紹每一頂帽子,然后說明如何統(tǒng)籌來應用好這六頂帽子。 第一頂是藍色思考帽,這是一頂控制之帽,它是對思考過程進行思考,也就是指揮著其他五頂帽子在適當的時候出場。在一場會議中,通常由會議的主持者帶上藍色思考帽。 在會議開始的時候,藍帽思考者先將會議的主題、面臨的困難、討論的焦點一一講明;而在討論的過程中,藍帽思考者要把握住節(jié)奏,比如先戴上紅帽進行思考,然后再一起戴上黑帽進行思考;最后藍帽思考還要負責小結、綜述和總結,這些既可以在思考過程中不定期地進行,也可以在思考結束時進行。 第二頂是白色思考帽,使用白帽時要僅僅關注信息,不摻雜任何感情和判斷,做到完全客觀中立。信息包括兩層結構體系,第一層包括已經被核實或證實的事實;第二層包括據信為真但尚未充分核實的事實,這時候可以使用諸如“始終如此”“有時”這類的概率詞。所以在使用白帽思考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列舉出與會議相關的事實出來,不需要進行任何解釋說明。
第三頂是紅色思考帽,使用紅帽時就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出對問題的個人看法。你只需要說出你的個人感覺,無論是厭惡也好還是喜歡也罷。當然了,在使用紅帽的時候不能夠試圖為自己的情感辯解或者是提供符合邏輯的理由。
第四頂是黃色思考帽,黃帽負責對問題進行積極的看法。黃帽思考者要探索價值和利益,繼而努力發(fā)現邏輯證據來支持這個論述。也就是說黃帽思考者的唯一目的就是證實一個方案的可行性和它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
第五頂是黑色思考帽,使用黑帽思考時,我們要詳細分析某個問題的風險、危險、障礙、潛在的問題以及缺點,也就是要求我們指出所有的不足之處。在行動之前對需要謹慎的方面做出全面的考察是防患于未然的最好方法。
第六頂是綠色思考帽,可千萬不要因為這是頂綠帽子就放棄它哦,因為綠帽思考者是負責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綠帽思考者要超越已知、淺顯和滿足,尋找更多的備選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了這六頂帽子的具體含義后,更需要清楚在具體問題中它們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首先是在多人討論或者公司會議當中,最好先確定一個人固定使用藍色思考帽來控制好整個討論過程,同時其他人在有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臨時戴上藍色思考帽,比如紅帽思考者過于激動,脫離了主題討論,就可以迅速轉換讓其戴上白色思考帽。 其余五頂思考帽的使用順序沒有明確要求,可以隨機而定。但是有一點要時刻注意的是,討論過程中,所有成員要同時戴上同一顏色的帽子來討論,這是重中之重。 在個人思考問題的時候,“六頂思考帽”的方法也是極其有效的。 可以先使用白色思考帽列舉出與之相關的所有事實和數據;然后再使用紅色思考帽說出自己對此的想法;接著用黃色思考帽來分析這個問題的所有積極的地方;接著用黑色思考帽來找出問題的不足之處;最后用綠色思考帽分析是否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或者方法。 一輪結束后,關于某一問題的方方面面差不多就全都涉及到了,思考的深度是不是就提升了?有趣的是,你也可以在結束后再次使用紅色思考帽,看看自己現在的看法是否有變。 以上就是關于“六頂思考帽”的所有內容,如果對您有用的話不妨點個喜歡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