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圖:孩子的9種情緒 文|明明 (id:haobm365) 01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可能某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他不再是以前的乖寶寶了,他拒絕你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還偏偏跟你對著干;又或許他還會惴惴不安地問你:“如果我不去幼兒園,是不是就不會有小紅花了?”;情緒波動也越來越大,情況也越來越復雜了。 種種情況的出現(xiàn),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心智越來越成熟了。 立下我今天文章的主要觀點:一個心智健康、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在經(jīng)歷不同情緒之后,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往往孩子的煩惱,艱難的經(jīng)歷、難過傷心等的負面情緒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智和高情商的最好方法。在建立孩子情緒管理的過程中,家長能做些什么? 02 我們說,情緒是天生的,而情緒管理是一種能力,是要后天培養(yǎng)的。 場景:有為媽媽給孩子吃飯,孩子不好好吃飯,要吃零食,媽媽肯定是不給的,結(jié)果,孩子就哭了。然后各位寶爸爸媽會怎么做呢? 孩子發(fā)脾氣,每個大人的處理態(tài)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心理學上叫“元情緒理念”。通俗講就是父母對自我或其子女情緒行為的反應(yīng)和處理態(tài)度。孩子發(fā)脾氣了,大人是怎么做的? ▌一般來講家長的處理方式有這4種情況 一、情緒擯除理論:(多數(shù)家長的做法) 家長見不得孩子哭,只要一有負面情緒,就會制止,并且?guī)в泄魧傩浴?/span>
肯定有家長會說,不給點顏色看看,怎么能乖,再說,我用下來效果還是挺好的。但是,你造嗎,孩子的情緒長期被壓制,孩子做事情會變得畏畏縮縮,膽子會變得越來越小,長大得抑郁癥的概率會很高。還有一種極端就是,長此以往,孩子疲掉了,大人的話也越來越?jīng)]有效果。 二、情緒紊亂理論(不知道怎么辦) 我之前就有碰到這樣的家長,她苦惱的和我說,孩子哭的時候完全不知所措,甚至看著孩子哭,自己也會哭。關(guān)注明明講故事的各位有這情況嗎? 雖然說,比第一種限制孩子情緒的要好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下,孩子從父母身上學不到任何的“情緒管理技能”,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以后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能力會非常弱。 三、情緒不干涉理論(冷處理) 當孩子情緒來的時候,家長很平靜,當做沒發(fā)生,或者讓孩子自己哭一會。冷處理的方法被很多家長所推崇,它能有效減少大人和孩子間的沖突。 我們教育實操工作者也常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讓情緒宣泄出來,哭一會就好了,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我修復。我經(jīng)常和家長們開玩笑的說,哭哭好,練肺活量,說的就是冷處理。 但我認為,如果長期這樣,會讓家長喪失處理情緒問題的主動性和能力,不作為,孩子的復雜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父母將無法應(yīng)對。 四、情緒教導理論 這也是我今天文章中最推崇的,幫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1、幫助孩子理解情緒: 情緒是什么?孩子其實是很模糊的,他們能感知到各種情緒,但是無法表達出來(找不到相關(guān)的圖片素材,自己寫了一張) 這么多情緒,孩子都能感受到,但是說不出來,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只有和孩子經(jīng)歷過,并告訴孩子這是什么情緒,孩子才能理解。 之前,我講過一個繪本故事《情緒小怪物》,講的就是和孩子一起理解情緒的。 ▼點擊下方圖片,可以跳轉(zhuǎn)收聽 ▌繪本有很強的代入感,能讓孩子輕松的認識情緒、產(chǎn)生很強的共鳴,提高孩子的情緒的管理能力,這周四(9月14日),我就要給大家推薦一套情緒繪本,一起期待吧。 2、孩子有消極情緒時: 父母要善于共情,對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識別孩子的壞情緒不難,難的是體會孩子的情緒。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的情緒會被家長認為是無理取鬧。 ▌實操:借助今天開場時,孩子不吃飯的場景,我們可以怎么和孩子共情。
如果孩子經(jīng)常體驗到你對她的共情她也會將這個技能運用到自己的人際交往中這會讓她變得更善于交際。這個流程,我在實際教學過程和自己家城寶身上也都用過,效果還是不錯滴。 03 ▌教會孩子自我調(diào)節(jié) 當然,不管是與孩子共情還是怎么,最終,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感受情緒 1、深呼吸:當感覺到情緒要上來的時候,告訴孩子要先深呼吸,感受平靜。 2、獨處:找安靜,讓孩子自己獨自待一會。 二、表達情緒 1、情緒孔:和孩子一起找一個小孔,將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全部說到這個洞里面去,或者情緒宣泄袋。(小時候?qū)Υ髽涠凑f悄悄話也是一個道理) 2、哭出來:告訴孩子,當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哭出來。 3、轉(zhuǎn)移:唱歌、跳舞、敲鼓、丟球等,將情緒的能量轉(zhuǎn)移掉。 4、找媽媽或者朋友聊天:這個很重要,有一個傾訴對象,能讓孩子情緒很快得到釋放。這個習慣,從小培養(yǎng)。 ▌明明有話說:嘮叨了這么多,大家是否有收獲?總之,幾個大點大家要清楚:接納和認可孩子的情緒,做到共情,讓孩子認識什么是情緒,碰到情緒自己怎么做調(diào)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