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不如一劍 鄭板橋(1693-1765),原名燮,字克柔,號理庵、板橋,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著名書法家、畫家,“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難得糊涂》 《吃虧是?!?/p> “六分半”書,即以隸書為主體,楷、行、篆、草等其他書各取若干分,由于是鄭板橋所創(chuàng)的書法字體,故也稱“板橋體”。形體以方正為主、扁長相間而略有擺宕,筆法隸意濃重,兼有篆、楷法度,拙樸雄健,奇趣天然。 在章法上,鄭板橋?qū)⒋笮?、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穿插,如他自己所說的“亂石鋪街”,雖然縱放不羈,但是中含規(guī)矩,看似隨筆揮灑,卻是富有節(jié)奏。 正如其《贈潘桐岡》詩云:“吾曹筆陣凌云煙,掃空氛翳鋪青天。一行兩行書數(shù)字,南箕北斗排星躔?!?/p> 《五言詩》 《論書》 由于清代書壇“滑熟”“媚俗”風氣盛行,“六分半”書的變革創(chuàng)新,對當時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激蕩和推動作用。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金農(nóng)贊道:“興化鄭進士板橋風流雅謔,極有書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筆,兼眾妙之長。” 清代書法家楊守敬評價說:“板橋行楷,冬心分隸,皆不受前人束縛,自辟蹊徑。然為后學師范,或墮魔道?!?/p> 《自作唐多令詞扇》 《重修城隍廟碑記》(局部) 《坡公小品》(局部) 《田游巖碑》(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