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住“象”“像”之別】 “象”和“像”字義很多,常查工具書也麻煩。要掌握其區(qū)別,只要記住,“象”除了指大象,以及“象聲、象形”二詞(“象”表示模仿),只有一個義項:表示客觀事物的形態(tài)(如現象、氣象、景象、萬象)以及它在人腦中的反映(如印象、想象、抽象、象征)。其他都用“像”。
【“司空見慣”不能帶賓語?】 《咬文嚼字》曾批評某日報“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語,說“成語‘司空見慣’不能帶賓語”。此批評武斷了。它通常不帶賓語,但不等于不能帶。該成語出自劉禹錫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逼湓鎏幈銕зe語,人們使用時為何不能帶呢?
【“似的”不作“似地”】 “他一溜煙似的跑了?!逼渲小暗摹蹦芨挠谩暗亍眴??不能。有人問:“跑”是動詞,前面不是該用結構助詞“地”嗎?如“愉快地走了”?!芭堋鼻笆窃撚媒Y構助詞,但因“似×”前為名詞,只有結構助詞“似的”才說得通,不能用“似地”?!八啤币话阕xsì,而“似的”應讀“shì的”。
【“以防萬無一失”對嗎?】 某報有文:“因此,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請勿…,以防萬無一失?!贝嗽捰忻??所謂“萬無一失”,即絕對不會出差錯。那么“以防萬無一失”就是“以防止絕對不會出差錯”,顯然邏輯不通,也背離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只要將“萬無一失”改作“萬一”,便沒問題了。
【評:厚積才能薄發(fā)】 最近一位語文老師說“厚積才能薄發(fā),沒有足夠積累寫不出好文章”,遭《咬文嚼字》非議,說“薄發(fā)”并非“厚積”的結果,是指少發(fā),寧缺毋濫。因此既要“厚積”又要“薄發(fā)”。我認為把“薄發(fā)”釋為謹慎少發(fā),非成語“厚積薄發(fā)”本義。同意老師說法,只有廣泛積累,需要時才能起作用。 ?
【被誤解的“吉光片羽”】 亂用詞藻,不求甚解,是目下文章一病。某報有文:“十年,由歷史角度看,只是吉光片羽?!憋@然將此成語義當作短暫時光了。錯。吉光是傳說中的神獸。晉《抱樸子》:“…吉光之獸,皆壽三千歲。”片羽,指吉光身上的一毛?!凹馄稹北扔鳉埓娴恼鋵?,如: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裳”的讀音】 “裳”有二讀:chánɡ和shanɡ。除“衣裳”外,其他場合都讀chánɡ,如霓裳、羅裳等。至于“衣裳”之“裳”,古代一直讀chánɡ,其中“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到近代“裳”才出現輕聲shanɡ。因此,凡讀古詩文,一律讀“衣chánɡ”,而日??谡Z,或讀近現代文,則讀“衣shanɡ”。
【一個古怪的成語】 成語不能隨意改動,然而有例外。古人常用“枕石漱流”形容隱士生活,其字面義:石頭當枕,流水漱口。但它還寫作“枕流漱石”,其出有典:《世說新語》:晉人孫楚想隱居,對王濟說:“當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貪婪之“婪”字下為何是“女”】 《說文》:“婪,貪也。從女,林聲?!睆呐疄楹伪硎矩??《說文》未解答??醇坠俏?,“婪”中間為下跪女子,兩邊為“木”,表示樹林,整個字并非示意女子藏身林中。因為“林”可表示多,如“林林總總”,所以是示意奴妾眾多,表示男子希望奴妾如樹林般眾多,此即貪婪。
【辨析“丌”和“廾”】 “鼻”的下部應當是“丌”,但很多人誤寫做“廾”,醫(yī)院耳鼻喉科之“鼻”很多都寫錯?!柏ⅰ币鬸ī,器物坐墊;又音qí,同“其”?!稗谩保袅x同“拱”。如何判知某字下部是“丌”還是“廾”?有一規(guī)律:“田”下為“丌”,如:鼻、畀、痹;其余皆“廾”,如:弄、卉、異、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