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辛苦一世 自立成家 | 大師系列:吳昌碩

 gudian386 2017-09-02

吳昌碩(1844-1927)

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老缶、缶道人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shù)發(fā)展過渡時期的關(guān)鍵人物

'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

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大畫家任伯年曾為吳昌碩畫像

這幅傳世之作所呈現(xiàn)的“寒酸相”

是吳昌碩真實的人生寫照

他還用“酸寒尉”自喻

這位酸寒尉仕途上從未有過任何風光

卻為中國現(xiàn)代繪畫藝術(shù)長卷開筆

而結(jié)束了一個時代

吳昌碩自幼好石

14歲就開始治印“與印不一日離”

他為自己取號“苦鐵”

吳昌碩從刻石治印始,一生以石自喻

他的印雄而媚、拙而樸、丑而美、古而今、變而正

在秀麗處顯蒼勁,流暢處見厚樸

往往在不經(jīng)意中見功力

1913年,吳昌碩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撐旗領(lǐng)路,社會影響廣遠

1860年吳昌碩與章夫人定親

不久,太平軍與清軍在安吉彰吳一帶交戰(zhàn)

兩人來不及結(jié)婚,吳昌碩與父親逃難離鄉(xiāng)

兩年后吳昌碩歸鄉(xiāng)才知

章夫人死于饑病草草埋于庭前桂花樹下

半個世紀之后

寓居蘇州吳昌碩夢見其原配章夫人

感慨萬分

刻了“明月前身”這方印

并在印側(cè)刻下章夫人背影

又在另一側(cè)刻下“元配章夫人夢中示形

寄托對章夫人的思念之情

經(jīng)常在其梅花圖上鈐用

“苦鐵道人梅知己”

吳昌碩一生以古雅清冷的梅花

和樸拙粗糲的石頭為標志性意向

吳昌碩的梅花 冷艷 渾穆

他喜歡表現(xiàn)老梅

錚錚鐵骨與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鮮明對比

產(chǎn)生強烈的視覺效果

有一種喚春歸來

掙破冬的牢籠的感覺

吳昌碩一生留下2500多首詩

都是其人生的寫照和藝術(shù)的思考

38歲那年重陽節(jié)

客居蘇州生活清貧的吳昌碩作詩感慨

詩篇以傲兀奇崛古樸雋永見長

純用白描手法,活潑自然,接近口語

具有明麗俊逸的特點

而在吳昌碩的詩中

梅花和石頭仍是典型的意向

所作題畫詩寄托深遠

頗有浪漫主義氣息

吳昌碩畢生臨池揮毫,精研碑版

兒時家貧,就蘸清水在青石板上臨寫

43歲那年,與好友同游蘇州虎丘

得贈石鼓文精拓本

吳昌碩如獲至寶

此后半生每日臨石鼓不輟

且“臨氣不臨形”

“強抱石鼓”超前賢

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60歲后所書尤精

圓熟精悍,剛?cè)岵?、蒼勁雄渾,不拘成法

脫去窠臼超越了清代帖學、碑學的樊籬

吳昌碩40歲時,拜海派名家任伯年為師,

任伯年讓吳昌碩畫幾筆看看,

很少有畫的吳昌碩剛畫了幾筆,

任伯年說你已經(jīng)超過我了。

吳昌碩45歲時

還去向任伯年請教繪畫技法,

任伯年對吳昌碩說:你的書法功底深厚

你不妨以篆書的筆法畫花卉,

用草書的筆法畫枝干,

“變化貫通,不難其奧訣也”

吳昌碩畫竹富有變化,寄托感情

畫菊濃淡相間,層次分明

畫牡丹花開爛漫,生氣蓬勃

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經(jīng)常入畫

菜蔬果品也一一入畫

極富生活氣息

畫中的花卉蟲草 是活的生命的氣韻

流淌著渾厚有力的神采

他說:“老缶畫氣不畫形”

詩書畫印熔為一爐

對于近世花鳥畫有很大的影響

身處動蕩的年代

卻彰顯了中國文化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

真正成為畫壇領(lǐng)袖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

以仕途為正道的傳統(tǒng)文人前路茫茫

他來到上海

成為靠賣字畫為生的職業(yè)畫家

1912年他開始使用吳昌碩這個名字

并在69歲之后叫響

雖已是古稀之年,

但正是在上海,

他才真正成了吳昌碩

他酸寒一生

但他的書畫從來不酸寒

再艱難困頓

藝術(shù)之道總是充滿剛正之氣

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畫新的審美意境

古、拙中透出力度,透出美感,透出趣味

被譽為“古雅美”

他的畫一反舊文人士大夫纖弱、空靈的畫風。

飽滿向上,一派磅礴氣象。

吳昌碩的繪畫透出雄強豪放之氣

在積貧積弱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

濃墨重彩地寫下文化自強的精神品格

他的畫風吻合了大眾的審美和精神向往

1914年吳昌碩辦篆印書畫展,

這是中國傳統(tǒng)書畫最早的個展,

晚年他已譽滿畫壇

上世紀90年代

年輕畫家俞曉夫

畫“我,輕輕地敲門”

畫中的四個人物依次是

吳昌碩、浦華、虛谷、任伯年

對早已作古的海派畫家表達了虔誠和敬仰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