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以玉器為載體的玉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縮影,不僅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各歷史時期的宗教、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情況,更反映了人們以玉比德、陶冶情躁的美好愿望,同時也印證了中國人民含蓄、秀外慧中的傳統(tǒng)美德。 中國是世界上開采利用玉石最早的國家,近8000年的用玉歷史成就了以新疆和田玉、湖北綠松石、遼寧的岫巖玉、河南的獨山玉等四大玉石為代表的璀璨的玉文化,從商代的“三禮玉論”到秦代的玉禮制度,從漢代的葬玉文化到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的大放異彩,從宋代的玉帶制度到明清時期玉器的世俗化玉生活化,無不表現(xiàn)出玉器與生俱來的細膩與溫潤。最終以其獨具魅力羊脂般的色征服了所有愛玉、賞玉、藏玉的國人,承擔起了“器以載到”、記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任。 玉取自溫潤剛韌之材,器精于匠心獨具之工。古代中國的的琢玉技術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的磨練,從針對原材料的因材施藝、精雕細琢,到無巧不施的雕刻圖案及其吉祥化、祈?;榷甲猿审w系,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不可比擬的,其中不僅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才智與辛勤,更是反映出先祖?zhèn)冏詮娮粤⒌母呱衅焚|,這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增添了不可以替代的寶貴財富。 玉石行有句古話,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造型來自于人們的信仰、民間傳說、動植物的諧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就會對玉石圖案有更廣泛的了解。但我曾經(jīng)介紹過有關和田玉佩的含義及寓意,所以,在此,就不一一的再重復了,以下主要是從古代玉質說起。所謂“玉質”就是“玉”“玉石”“彩石”的質地。因為玉質的鑒別是在評判古玉的價值和斷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有人類紀元時期是從夏代開始,那么,我就從這里簡單的介紹: 一、夏代玉器 地域:“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相傳為夏后氏部落首領“禹”的兒子“啟”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曾在今天的河南省登封縣和山西省的夏縣等地建立過都城,共傳十三代:啟—泰康—仲康—相—少康.....帝發(fā)履葵。 帝履葵就是“桀”,后被商湯所滅,出奔南方而死。 夏代玉器的研究主要是“二里頭文化”上。 “二里頭”在河南偃師,遺址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1959年開始挖掘,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夯土建筑基址多座,地層堆積層可分四期。 但此處說法眾多:一期是:夏文化,二至四期為早商文化;也有專家認為:一、二期是夏文化,三至四期為早商文化;又有些專家認為:一至四期均為夏文化。筆者采用最后一種說法,需要補充的是:第四期地層堆積中,不僅僅有夏代晚期文化,也參雜著不少商代早期文化。 夏文化分布范圍以河南西部為中心,有鄭州洛達廟、洛陽東干溝、陜西七里鋪、山西夏縣等。 年代:約為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 玉質:主要是多色類玉石。 1、獨山玉,包括“白獨”和“青獨”?!鞍转殹敝饕煞质乔Ш熓?、斜長石和少量的綠簾石;“青獨”主要成分是斜長石和輝石。 2、綠松石,主要成分(CuAl6(PO4)4(OH)8·5H2O),三斜晶系通常為隱晶質膠體形態(tài),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玉之一。 3、玉色:獨山玉有乳白色、青色、深藍色、翠綠色、黃綠等色。 綠松石大多程天藍色、藍綠色和帶淺藍色的白色。 4、玉料產(chǎn)地:獨山玉主要來自河南南陽市郊獨山。綠松石主要來自河南淅川和湖北的鄖縣,少量來自新疆和伊朗。 夏:玉環(huán),材質:“青獨”主要成分為斜長石和輝石,玉質青中泛白。器表為純“黑漆古”沁,在強光下照射看看到青綠色玉質,來自河南獨山。 二、商、周、春秋時期玉器 沒有實物資料,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從不說三道四,也不會瞎起名字),所以不再此敘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中國玉器史)。 三、戰(zhàn)國時期玉器 區(qū)域:戰(zhàn)國考古發(fā)掘遺址遍及陜西、河南、山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甘肅、湖北、山東、安徽等地。 年代: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玉質: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常用于配飾件,青玉為主,有部分白玉,也有極少量得的黃玉。 1、玉石:包括密玉、岫巖玉、岷玉、綠松石、水晶、滑石、石髓、瑪瑙等。 2、玉色:這類玉大多為青色、青白色,部分有乳白色、灰白色。也有月白色、青色、青白色、黃綠色、黃色、綠色、淡紫色、天藍色、紅褐色。 3、玉料產(chǎn)地:一般情況下都是產(chǎn)自于新疆和田地區(qū)的和田玉。但也有部分是產(chǎn)自于遼寧岫巖,河南安陽、密縣、湖北襄陽、四川岷山和山東、甘肅、河北等地,但玉質各有不同。 玉豬龍 抽象玉龍掛件 雙龍雙鳳掛件 二龍戲珠玉璧形佩 地方玉佩 和田青玉筆舔 四、漢代時期玉器 漢代玉器有時候是戰(zhàn)漢難分(漢八刀除外)。因為上述中的戰(zhàn)國玉器里面也包含著部分漢代時期玉器,所以在此就不再贅述了,請朋友們斟酌參考對比之吧! 五、隋唐時期玉器 年代:公元581年至公元960年。 區(qū)域:隋代考古發(fā)掘遺址有陜西西安、北京房山、山東嘉祥、湖南長沙等地。 唐代考古發(fā)掘遺址有陜西西安、江蘇無錫、河南洛陽、浙江臨安、廣東韶關、湖北安陸、湖南長沙等地。 玉質:1、和田玉(軟玉)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和陽起石。 2、玉石,包括瑪瑙、水晶、綠松石、珊瑚、琥珀等。 3、彩石,包括漢白玉、東陵石等。東陵石又稱“印度玉”,主要成分是含鉻云母石英巖,和佛教一起傳入中國。 玉色:和田玉(軟玉)以白色和青色為主,有少量的黃綠色和和黑褐色。 玉石:多有月白色、金黃色、綠色、天藍色,有少量的帶藍淺白色。 彩石:多為乳白色、灰白色和綠色。玉料產(chǎn)地:軟玉產(chǎn)自新疆和田、遼寧的寬甸、河北涉縣。玉石產(chǎn)自遺址所在地區(qū),多為“就近取材”。彩石中的東陵石產(chǎn)自印度,漢白玉產(chǎn)自北京、遼寧海城、河北獲鹿、山東萊陽、湖北慈利、江蘇宜興、浙江杭州等地。 唐代和田玉飛天 六、宋代時期玉器 年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區(qū)域:宋代考古遺址發(fā)掘有陜西西安、北京房山、江蘇吳縣、安徽來安、江西上饒、浙江衢州等地。 玉質:1、軟玉(和田玉),主要成分為透閃石、陽起石。 其種類有:和田籽料、山料,青海料之分。籽料主要是以和田白玉、青玉居多。山料:主要雜質少的青白玉或白中泛青的“白果青”玉。 青海料色澤白度與和田玉相似,但硬度低于和田玉,但透明度高于和田玉。 2、玉石:包括瑪瑙、水晶等。 軟玉(和田玉):多為羊脂白色、乳白色、青白色,青色,有少量黃色。 玉石:多為月白色,天藍色、淡紅色。 玉料產(chǎn)地:軟玉產(chǎn)自新疆、青海、甘肅。 玉石:“就地取材”。 宋代和田白玉蟬 七、元、明時期玉器 (描述略) 八、清代時期玉器 年代:公元1616年至1911年。 在中國古代人的觀念里,玉就是“美石”,也叫“玉石”。現(xiàn)代地礦學家認為,古人所謂的“玉石”,其實包含著三種不同的礦物類型。 第一類是“玉”,包括“軟玉”“硬玉”。 第二類是“玉石’包括綠松石、青金石、水晶、碧玉、瑪瑙、蛇紋石、雞血石、壽山石、青田石等。 第三類是“彩石”,包括漢白玉、密玉、煤玉、東陵石等。 以上是古代人對玉石的認識和理念。下面還是簡單的說一下清代和田玉。 區(qū)域:清代玉器大部分都是傳世品,分布在全國各地博物館和民間。 玉質:1、硬玉翡翠,古代稱“云玉”,主要成分為鈉硅酸鹽。由于本文是以和田玉為主,所以翡翠玉在此不贅述。 2、軟玉(和田玉):是指呈堅硬塊狀,并且具有刺狀斷口的透閃石,或是陽起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和田玉”。 3、玉料產(chǎn)地;硬玉(翡翠)產(chǎn)自緬甸。 軟玉(和田玉)產(chǎn)自新疆、葉爾羌。 4、玉石產(chǎn)地:新疆、內蒙、云南、湖南、河北、江西等地。 和田仔玉財神 和田仔玉一品清廉 和田羊脂玉封侯拜相 和田羊脂玉龍鳳牌 和田玉觀音 和田玉佛手 和田仔玉馬到成功 和田仔玉手鐲 和田仔玉手鐲一對 和田玉手鐲一對 和田玉平平安安 和田仔玉四喜娃娃 和田玉福在眼前 和田仔玉福在眼前 和田玉寬大手鐲 和田羊脂玉和合二仙 和田羊脂玉簪子 結束語 筆者從夏代至清代玉器說到此就結束了,深入淺出,如果你是一個高古和明清玉和田玉器收藏愛好者,希望你們從中受益。因為,和田玉是中國的“國玉”,從古至今都是以收藏和田玉為主。但當今把許多玉器之類的玉石都劃歸為“和田玉”,或者說是“和田系”,作為我們行內人不會認可的。和田玉就是和田玉,至于所謂的“和田系”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這個區(qū)別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區(qū)別似乎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收藏和田玉,就應該從正宗的和田玉籽料、山料收藏(見下圖,這是正宗的當代和田玉籽料玉石,這是選自我朋友圈網(wǎng)友的圖片,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馬上刪除)。 至于俄料、青海料(目前市場上該料比較多)、韓料還是次之,如果你是個玉石經(jīng)營者,盡管大量進貨銷售,因為消費者從來不問是正宗的和田玉,還是和田系玉石。因為,收藏研究和田玉不論你的學歷有多高,知識有多豐厚,關鍵是在于你的實踐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所上手的玉器有多少,如果和這些“磚家”學習玉器方面的知識,我不說他們把你領到高粱地,最起碼他們一定把你帶到玉米地里,然后把玉米碾成面粉,再加工成面糊涂,把你的腦子灌糊涂為止;找他們還不如找個擺地攤的!因為只有通過實踐和實戰(zhàn)你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玉器收藏鑒賞家。正像是我的一位陜西寶雞的老朋友資深收藏家(一件像樣的古玉都沒有,還吹牛B)評論鴨腸的一篇文章:SFB總裁《談談情,說說玉》大家不妨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一看就明白了,我無需在此多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