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錢幣,不提倡有銹就除,其實古錢幣的銅銹隨著時間;它會氧化出自然包漿和自然皮殼來,相似于一個人的面孔?,就像以上那枚北宋年間篆書體宣和通寶一樣?,如果刻意去把銅銹去除和磨損后,無疑是面目全飛?,同時也在價值上大打折扣。 文物需要大家來愛護,收藏是需要一個了解和過程。在古錢幣當(dāng)中,通常講,銅銹分別為;紅斑綠銹,粉塵銹兩種,以下這枚湖北省鑄造的銅圓和以上的那枚宣和通寶;它們就是紅斑綠銹?,大家請注意!紅斑綠銹是從它內(nèi)部往外滲出的?,所以無論怎樣去刮,還是用水去煮?都無法將它去除。 在這些圖片中,宋朝的至道元寶,西漢末年王莽的一刀平五千,唐代的乾元重寶,它們就屬于粉塵銹?,像這種類型的粉塵銹,就用沸水煮上幾分鐘后,撈出來涼冷,輕輕地用牙刷刷就下來了,但也可以不用管它,因為粉塵銹是屬于無害銹?。 古錢幣銅銹是一種自然美,也不要對銅銹過于不去,從內(nèi)往外滲的紅斑綠銹非常頑固,如果文字清晰,或者文字基本清楚,都不用去介意它的不足,因為自然銹色就是歲月痕跡,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 以下這枚錢幣名稱叫(泰和重寶)?,篆書體,來源于我國金代?,當(dāng)時與宋朝齊名天下。是屬于水沆古,水沆古是指一枚錢幣長期浸泡在河水里,水井里,小溪里,以及碼頭,都有它們的蹤跡。如果在古河道,古碼頭,打撈河沙石子時,如果運氣好;就能見到,當(dāng)然,這種概率是非常渺茫的。在這里順便說說傳世古,傳世古是指一枚錢幣它沒有入過土,通過長期汗水浸泡?,無論是哪一枚古錢幣,都會出現(xiàn)以下像泰和重寶的這種包漿?,所以說!傳世古,水沆古,在收藏觀念,價值觀念,審美和藝術(shù)觀念上來講!,是最佳的藝術(shù)欣賞,也是投資的最好途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