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Emperor 來自龢盒珠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源于北京故宮。 1948年底,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zhuǎn)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 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8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jīng)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nèi)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籍, 如果自由行的話,可以安排在周五周六的晚上去, 只有這兩天臺北故宮是開館到晚上九點的, 沒有了擁擠的旅行團,簡直包場爽歪歪的感覺。 翠玉白菜,紅燒肉和毛公鼎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三件鎮(zhèn)館。 翠玉白菜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純潔,但是白菜葉片上停留兩只蟲又是作何用意呢?這是代表了多子多孫的意思。 「集瓊藻」名字源于乾隆皇帝所藏一件多寶格的名稱,意指搜羅眾多珍貴美好的物品,多數(shù)源自宮廷生活用器。
珍玩類的材質(zhì)常作複合性的組合,以金銀、寶石、竹木牙角、硯墨等為主,也包含銅、瓷、玉材巧作,多種材質(zhì)兼容并用,且搭配多種工藝技術(shù)于一,呈現(xiàn)工藝極致之美。 「集瓊藻」是我每次去都要看很久的一個展區(qū),因為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每次看都覺得眼睛完全不夠用??! 黑漆描金盒盛裝的琉璃圍棋子 明 嘉靖 剔紅云龍紋小柜多寶格 共四層,存清墨12件,明清小玉器41件,書法小冊3件,清代瓷器6件 , 西洋鐘表琺瑯7件,清代畫卷畫冊8件,明清漆盒6件,蜜蠟檀香等其他材質(zhì)文具25件 清 日本蒔繪松竹兩層小箱多寶格 內(nèi)存放明清玉器29件,西洋琺瑯盒2件,明清漆盒4件,天然石2件 清代銅帶鉤1件,珊瑚、小如意及瑪瑙小獅各一件 明 青銅龍形筆架 清代內(nèi)設(shè)造辦處,依皇帝御意專責(zé)生產(chǎn)各式用器, 并不時江南織造發(fā)派活計,江南名匠制作, 因此清初工藝發(fā)展純熟,精雕細琢,為歷史高峰,文房用具也不例外。 清 十九世紀 廣東 鏤空雕刻象牙云龍紋套球 表面高浮雕飛龍穿梭于祥云之間,內(nèi)部雕刻各種錦地紋, 共24層皆可靈活轉(zhuǎn)動,層層相套,為晚清牙雕工藝之代表 清 珊瑚子孫萬代鐲 清 翠玉雕蝙蝠耳環(huán) 清 雕象牙貼金四季花卉鐲 清 綠松石朝珠 長123 珠直徑1.3cm ' 仁宗皇帝供奉 松石朝珠一盤 ’ 清 嵌玉八角形木匣多寶格 清代特制木盒 盒蓋嵌幾何連環(huán)紋玉片 清 鏤雕黃楊木如意 清 翠玉扁方 清 玉嵌珠翠碧璽扁方 清 玳瑁鑲金鳳紋扁方 銜云酒杯赤瑪瑙 照日食螺紫琉璃 清 乾隆 金累絲嵌琺瑯花簪 鈿花 鈿子上的各種珠寶飾件。 《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馀碎,取入鈿花用?!?nbsp; 明 掐絲琺瑯器 清 順治九年 西藏金嵌綠松石珊瑚壇城 壇城是梵文mandala的音譯,象征奉獻盈滿宇宙無上珍寶的最高供養(yǎng)。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好看東西, 再多的照片不如親眼看看老底子的寶貝。 ————————————————— 龢盒工作室,坐落在杭州霞灣巷8號的富義倉,通過《龢盒,因你不同》,你可以了解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