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中國古代金器大賞:唐代(上)

 自華居 2017-08-23
2017-08-15

唐代是中國金器發(fā)展的繁榮鼎盛階段。這一時期的金器不僅數(shù)量激增,品種豐富,而且其器形與裝飾風格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汲取域外因素并融合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盡顯大唐風范。

(唐代摩羯戲珠紋金花銀盤,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哈達溝窖藏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此盤為葵花形盤,在六瓣葵花上各鏨花卉圖案,花卉內容有兩組,相間排列。盤心凸鏨雙魚圖案,雙魚相向而游,頭部為龍首,盤中心為一火焰寶珠。摩羯紋大約在兩晉時期隨佛教傳入我國,從東晉到唐代的文獻中均曾提到摩羯,目前所見較早的摩羯紋金銀器為隋唐時期,形象與印度摩羯紋已開始有所區(qū)別。此盤摩羯頭部與印度摩羯相似,但身體已是鯉魚模樣,體現(xiàn)了中國化的傾向。

(唐代狩獵紋金蹀躞帶,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隋唐時期,盛行一種功能型腰帶,稱為蹀躞帶,這是一種胡人的腰帶,被引入我國,在腰帶上附加了許多小環(huán),可將小物件隨身攜帶。當時的腰帶使用帶鉤加以束縛,帶鉤以銅或鑲金制成,腰帶又以皮革制成,這種帶式對后來腰帶的演變起了很大的作用。《夢溪筆談》對此作了詳細的敘述:“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帶,胡服也……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愉悅、算囊、刀礪之類?!备飵е嫌薪鹩耠s寶等裝飾,此為北方民族所喜愛的服飾品之一。

(唐代鎏金刻花菱紋銀鎖,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人鄭虔在《閨情》詩中有言“銀匙開香閣,金臺照夜燈”,可見鎖是唐代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具,它是關閉門戶、柜櫥、箱匣等用鑰匙才能打開的金屬器具,其由鎖管、鎖芯和鎖匙三部分組成,此種結構的鎖一直延用到近現(xiàn)代。這件鎏金刻花菱紋銀鎖澆鑄成型,部分結構采用了焊接工藝,鏨刻各種形式的菱格紋,紋飾涂金,制作精美考究,至今尚能使用,開鎖自如。從法門寺出土的銀寶函大多帶有銀鎖來看,這件銀鎖也當為鎖閉類似的寶函之用。

(唐代金獅子,湖北省鄖縣李泰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件出土于唐濮王李泰墓中的金獅子長7.5厘米,通高2.5厘米。大頭,細身,造型夸張。前肢向前爬臥,臀部撅起,后肢后蹬有力。低頭,作撲食吞食狀,眼鼻、毛發(fā)等均刻畫而成。光澤好。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武德二年(619年)生,封為魏王,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為宜都王。貞觀十七年(643年),因與皇太子承乾爭奪皇位的繼承權而被貶,后改封為順陽郡王,徙往均州鄖鄉(xiāng)縣。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進封濮王。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客死鄖鄉(xiāng)縣,時年33歲。

(唐代金花飾件,湖北省鄖縣李泰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花孔徑1.8厘米、通高3.6厘米。呈花蕾狀。底有一孔,作插物用。金花由三重花瓣組成,由外及里一重包裹一重,顯得飽滿結實,造型別致。

李泰家族墓群位于鄖縣城關鎮(zhèn)東1公里處的菜園村一組,古名“馬檀山”,墓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當?shù)厝罕娝追Q此地為大李王墳、小李王墳。1958年,長江流域規(guī)劃辦公室考古隊調查時,首次發(fā)現(xiàn)此墓群。1973年,鄖縣李泰家族墓群已發(fā)掘4座唐墓,由墓志銘文確定,墓主分別為第一代濮王李泰及其妻閻婉、長子嗣濮王李欣、次子李徽。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京畿長安之外的唐皇室家族墓地。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該家族墓地至少沿用了200余年。

(唐代鎏金銅缽,1952年西安市新市區(qū)工程處移交,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缽為擊奏體鳴樂器,也稱“銅磬”、“梵磬”、“天竺磬”、“僧磬”等,從印度傳入中國,大多用作佛教法器,誦經時,至段落處敲擊。此缽青銅鑄成,通體鎏金,形似大缽,以木棒擊之發(fā)聲,音色明凈,語音昂長。

(唐代金盒,196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縣天子峪國清寺塔基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金盒圓形,盒蓋與盒底均隆起呈慢拱形,子母口扣合嚴整,通體光素,一次性整體成型,造型飽滿。

(唐代“開元通寶”金錢,1970年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后唐玄宗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意,錢幣至唐代始有“通寶”之稱。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朝也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另外還有玳瑁、鐵、鉛等材質)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有詩曰:“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30枚金開元,正面楷書“開元通寶”,錢文間架端莊,疏密均勻,字跡清晰,制作規(guī)整,是那個時期唯一的一次發(fā)現(xiàn),足見其珍稀程度。

(唐代鎏金銅馬鑣,1955年陜西省西安市白家口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馬鑣施在馬口角的兩頰上,有繩索相系,以便御手控馬。長條形的馬鑣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此鎏金馬鑣鑄造而成,造型流暢,末端呈魚尾形,非常別致。

(唐代刻花龍形金飾片,1970年陜西省乾縣臨平公社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龍是中華民族祖先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人所塑造和描繪的龍,多半是唐宋以后才定格下來的形象,唐代的龍紋身軀健壯,鳳眼優(yōu)美,龍爪鋒利,張力十足。

(唐代嵌綠松石金鉈尾,1960年陜西省西安市郊區(qū)唐墓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帶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以材質和銙數(shù)來區(qū)分等級,等級最高的是十三銙玉具帶。帶尾是釘綴在革帶尾端、用以保護皮革的一種裝置,除實用價值外,還兼具裝飾作用,又名鉈尾。唐代包括唐代之前流行的蹀躞帶都是單扣單鉈尾帶,唐代開始出現(xiàn)零星雙扣雙鉈尾帶,雙鉈尾帶為周鞓裝銙提供了可能,雙鉈尾帶自宋代開始逐漸流行,金代已成定制,明代只有這一種帶式了。

(唐代金筐寶鈿幾何紋金球,1971年陜西省西安市六村堡征集,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所謂“金筐寶鈿”是指此金球表面焊接有金絲編成的外框及細密的金珠,再鑲嵌以寶石。由此可以想像這件金球當年的完整面貌,在其器身的紋飾內曾經鑲嵌有五顏六色的寶石!現(xiàn)在,雖然寶石已遺失,可當我們面對這件依舊金光燦爛、玲瓏精巧的藝術品時,仍能感受到它令人屏息凝神、繼而驚嘆的美。

(唐代鴻雁紋金飾片,1958年陜西省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鴻雁紋金飾片,形態(tài)生動,狀若翩翩起舞。羽紋鏨刻細致精美,疏密有度,結曲輕巧,神態(tài)可愛,生氣勃勃,富強有烈的時代風格與特色,亦可見唐代金飾工藝技術卓越,一絲不茍,充分反映那時生活及文化氣息。

(唐代鎏金刻花雙龍紋銅牌飾,1971年陜西省土產公司庫房揀選,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鎏金,亦稱“金鍍”、“金涂”、“鍍金”、“金花”。鍍金方法是將金、水、銀合成金汞溶液,涂在銅器表面,然后加熱蒸發(fā)水銀,使金附著在器物表面永不脫落。這件雙龍紋牌飾設計奇巧、刻畫入微,紋飾內容以二龍相對為主,其他為流云或花朵,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面貌,體現(xiàn)了唐代豪放、富足的民族氣質。

(唐代金杯,1965年陜西省西安市白廟村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金杯澆鑄成型,高8.5厘米,口徑7.5厘米,重401克。杯底與圈足間部分脫落,可以看出明顯的焊接痕跡,環(huán)柄形杯把與杯體也系焊接而成。腹壁直而略向下收為平底。腹部有弦紋三道,從上至下第二和第三道弦紋之間飾有以扁金絲編成的圓形圖案八個,均已脫落,八個圓形圖案之間均飾以上下對置的花葉紋,其間點綴圓圈紋。器體上有不少鉚孔,據(jù)此可知,所有紋飾均與杯身鉚接而成。帶把杯不是中國傳統(tǒng)器物造型,是西方器物制作的傳統(tǒng),應是一件前所未見的仿制品,其制作年代當不晚于公元8世紀中葉。

(唐代鎏金鐵芯銅龍,1975年陜西省西安市白南郊草場坡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鎏金銅龍是唐代社會物質文化活動中遺留下來的特殊藝術品,一方面它反映著特定的歷史價值,另一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它的材質為鐵質的,通體鎏金,身體細長,兩只有力的前腳緊扣地面,龍頭與上身呈“S”型,龍嘴張開,露出牙齒和彎曲的龍舌,兩只圓睜的雙眼直視前方,龍角緊貼頭部向后伸展,龍尾叢高高上揚的后肢處反折向龍頭上方。整條銅龍身體流暢,飄逸欲飛、極富動感,體態(tài)之大、造型精致,就是在唐代也極為罕見,完全體現(xiàn)出唐代龍的生動美與氣勢美,堪稱精品。

(唐代鎏金銅鋪首,1988年陜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宮遺址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tǒng)建筑門飾,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根據(jù)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鋪首的形象源自于先秦的饕餮紋,“獸面銜環(huán)辟不祥”這是對鋪首的描述。這件鋪首通體鎏金,圓形片狀。主紋為獸面紋,獸首睜目蹙眉,闊口大張,利齒畢現(xiàn),舌卷銅環(huán),面目兇惡猙獰。獸面的背后為分叉式鉚釘,用于插入門壁,尾端橫折固定鋪首。

注1:文中照片均為作者拍攝。

注2:文字內容參考展覽說明及相關資料。

留言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右下角“寫留言”,把你的想法告訴我!

并大力轉發(fā),多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