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yǎng)原指道家的修煉養(yǎng)性,后慢慢演變?yōu)樾奚眇B(yǎng)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yǎng)道德,現(xiàn)在泛指人的行為和涵養(yǎng),與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即人為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F(xiàn)在的發(fā)展很快,科技的發(fā)展使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有日新月異的變化,有太多的誘惑、太多的壓力壓得人疲憊不堪,培養(yǎng)一個良好修養(yǎng)可以使人身心陶冶,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大大增強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漢書·董仲書傳》說:“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自己的修養(yǎng)? 一、做人要知足常樂 常言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很多時候痛苦的原因是欲望和念頭得不到滿足,老覺得累放不下,就要背負,于是一輩子辛苦。有時候,我們自以為不在意名利了,實際上有些東西仍根深蒂固地蜇伏在心里碰觸不得,人的心就像電腦上的回收站,要經(jīng)常清空的,否則就會影響運行速度,要學會清掃自己的心靈,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清掃就是對過期和無用的東西不留戀,凡是到達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凡是得到的榮譽都屬于過去,太深的留念便成了一種羈絆,經(jīng)過清掃,放下多余的欲望和念頭,便會簡單,知足而快樂 二、做人要踏實、誠懇 常言說“弄巧成拙”就是告誡人不要耍小聰明。有時候自以為自己聰明,待人接物偷奸?;?,短時間內會沾點小光沾點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時間長了,人們都會敬而遠之。做人要踏實誠懇,真誠待人,做一個真實的自我。擁有真性情,擁有誠實的心,對待家人可至親至孝,至情至深;對待朋友,即可淡無心機,坦蕩心懷;對待他人可寬厚待人,少思計較;對待事物即可驅除眼礙,尋得本性。時間長了就會贏得大家的認可,獲得別人的信任,生活自得其樂。 三、要把工作當成樂趣 工作,對于我們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也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也許有人會說,工作是辛苦的,工作是枯燥的。是的,我承認工作沒有喝酒、跳舞、打牌那么清閑,那么瀟灑,但我們工作的時候內心是充實的,當我們工作中取得一小點成績,哪怕是一組數(shù)據(jù),哪怕是一份報表,哪怕是一條合理化建議,都是我們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都會為自己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們付出勞動的辛苦,但收獲了勞動帶來的快樂,享受著工作給我們帶來的不一樣的樂趣,這種樂趣無法取代,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就有了一個合適的位置,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有了一定體現(xiàn),擁有一份能夠養(yǎng)活自己的那份工作收入,才算是一個真正獨立、不依附任何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自尊自強,贏得別人的尊重。熱愛工作的人內心世界是充實的,是積極樂觀向上的,人是充滿自信的,干工作也是快樂的。 四、做人要感恩 “烏鴉反哺親,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動物尚知感恩,何況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感恩,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詞語。當我們回家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時,我們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當師長長輩對我們進行傳道解惑時,我們心中是否常存教誨之恩?當我們遇到困難朋友大力幫助時,我們是否心存感激之恩?在我們簡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領導的關懷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還需要接受晚輩的贍養(yǎng)之恩。從大的方面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作為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一個繁而之繁的大環(huán)境之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離開他人的幫助。如果沒有父母的養(yǎng)育、沒有老師的教誨、沒有領導的關懷、沒有朋友的幫助,我們又如何能夠存于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僅僅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 感恩,其實是一種不忘他人恩情的情感。感恩并不僅僅只是為了報恩,因為在我們所接受的恩情當中,有些是我們永遠無法回報的,有些不是直接還錢就可以還清的,唯有真誠地、發(fā)自內心地去感激,去銘記,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義無反顧地伸出自己的雙手,才是真正的感恩。學會感恩,我們可以明亮自己的內心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陽光而不陰暗。我們應當明白,沒有任何人應該為我們付出,即使父母也沒有義務為我們一生負責,更沒有義務照顧我們一生。因為生命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任何給予我們幫助的人,我們都應當真心地去感謝。我們感恩父母為我們的成長所付出的畢生的心血,我們感謝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體貼關懷,我們感謝朋友對我們的無私幫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不會抱怨、抱怨他人,才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是多么地絢麗,多么地多姿多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