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深水,表面看似平靜無波瀾,水面之下卻難以知曉?;蛟S真真只是一片碧綠靜水;又或許是一個暗流涌動的世界;對外而露著的靜水下的世界,誰也不知暗藏了多少波濤洶涌…… 著名音樂人甲丁提起一位音樂界的長輩時,感慨不已:“他的歌火了幾十年,但他不鬧,一點都不鬧,他是特別甘于寂寞的一個大家,一個大師。不像有的人,只作了幾首曲子,就玩命地鬧騰,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誰?!边@讓我想起了“靜水流深”四字。聽不見多大響聲的河流,必定深不可測;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兒時曾聽過一小故事,一天上午,父子倆一同到林間漫步。他們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短暫沉默之后,父親問兒子:“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兒子仔細傾聽之后回答父親:“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备赣H說:“對,是一輛空馬車。”兒子十分驚奇問道:“我們又不曾看見,您怎么知道那是一輛空馬車?”父親答道: “從聲音就能輕易的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p> 直至后來兒子長大成人,每當他看到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口若懸河的人,他都會想起“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這句話。 靜水流深,智者無言。 有渡河經(jīng)驗的人,在涉水之前,會習慣性抓起一塊石頭投入水中以估計水深。水花濺的越高,河水也就越淺。相反,那濺不起多大水花、聽不見多大水聲的地方必定深不可測…… 靜水流深,深水無聲。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不顯山,不露水,不虛張,做人也正該如此,若平心靜氣地與別人談話,可以避免爭吵。相比一味強調(diào)自我主張,更應該善于傾聽別人的聲音。 中國人講修身修心,大凡是成功者,胸中自有萬千丘壑, “宰相肚里能撐船”、“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氣度。他們往往面對喜悅沉靜思考,面對失敗從容應對,很少言表于臉上, 真真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靜水流深恰可比喻為做人的態(tài)度:洞察一切卻不被矛盾束縛,不被欲望捆綁,這樣就能擁有和諧的生命,擁有長久的快樂,擁有真正的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