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題字。康熙皇帝是當(dāng)仁不讓的千古一帝,他的功績自不必說,單單是書法這一項(xiàng),就常常與眾不同,趣味盎然。就比如這塊名氣很大的“少林寺”匾,雖說沒有可查的官方記載說明歸屬,但匾額上有“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章,這種東西當(dāng)時民間可不敢私自印刻的,所以康熙親自寫的說法流傳最廣。 五臺山上,康熙題詞遺跡。 在北京恭王府內(nèi),有一個寶物,就是康熙御筆福字碑,現(xiàn)在屬于國家級的文物。經(jīng)專家考證,現(xiàn)今在北京城內(nèi)康熙題字只有數(shù)個,如交泰殿的“無為”匾額和恭王府的“?!弊帧=惶┑畹呢翌~未加蓋“康熙御筆之寶”,而恭王府“?!弊稚蠀s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足見康熙對其何等重視。 康熙皇帝手筆“龍飛”題字。保定蓮池書院。 泰山“果然”石刻,位于岱頂?shù)钠巾敺灞眰?cè)的石壁上。就在這個石刻的前邊,是兩座較大的石碑,一為“孔子小天下處”碑,一為“雄峙天東”碑?!肮弧鳖}刻就在其后。這處石刻由右往左,題款為小字豎排,每排兩字:“康熙,甲午”。然后向右橫排兩個大字:“果然”。從書法角度看,文從沈夢以為,“果然”二字,字跡圓潤,筆力厚重,顯示出康熙精湛書法的功力。 康熙南巡曾三次到泰山,兩次登臨岱頂。康熙帝隨乘興御題“普照乾坤”四字,并諭旨在“孔子小天下處”建亭懸額;復(fù)書“云峰”二字,令于極頂處勒崖。 峨眉山題刻。 杭州西湖有“花港觀魚”亭。亭上的“花港觀魚”四字,即出自康熙手筆??滴躅}的“魚”,四點(diǎn)為火,三點(diǎn)為水,魚遇水而生,表明皇恩浩蕩,澤被萬物之意。 史料記載: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筆,是他認(rèn)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原來,皇上是忌諱“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 鎮(zhèn)江北固山上清康熙帝題字. ![]() 承德的“天賜奇觀”,非“棒槌山”莫屬。1702年康熙皇帝將“棒槌山”賜名為“磬錘峰”。他的題字也成為一處風(fēng)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