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聲音階我們都非常熟悉,可以說我們的生活周遭永遠都充滿了五聲音階-從流行歌曲,到各種民謠,甚至是婚喪喜慶宗教慶典等。然而也可能是因為太熟悉,所以變成太習慣本能使用,沒有認真地去研究它。在美洲大陸發(fā)展出來的藍調原生音樂,一路從藍調到福音詩歌到爵士到節(jié)奏藍調到搖滾到放克到靈魂到嘻哈...濃濃的五聲音階也以藍調的聲響無所不在,主要是來自非洲的黑奴吟唱中,原本就有大量的五聲音階,所以,別再認為五聲音階就是只有亞洲或中華民族專有了。
當然,在傳統(tǒng)音樂與國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我們也會學習到“宮商角徵羽”的調式概念,基本上就是1-2-3-5-6輪流當頭,這非常重要,不過通常只能用來分析解讀民族音樂或國樂的范疇,當進入到加上了“和弦”或“調性”時,就容易力有未殆,畢竟西方音樂的發(fā)展中,非常大的一部份都在“調性”與“調式”上奠定強大基礎,這也是藍調原生音樂的重要特點,融合了歐洲的古典音樂理論與非洲的音律與節(jié)奏,產生出萬花齊放的樂章。
本文就要將重點擺在如何用西方的觀念來使用五聲音階,以及藍調音階是如何發(fā)展出來的?還有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流行音樂的旋律性、爵士樂的即興,與黑人音樂的味道上很快掌握到關鍵,譬如很常聽到的藍調/靈魂唱腔到底是怎么轉音的?
我也希望能夠擺脫那種教科書常見的“一個蘿卜一個坑”標準答案法,變成學習者直接套用而沒有去仔細聆聽或揣摩,甚至出現(xiàn)了過多理論名詞自己搬石頭砸腳的窘境。來吧!很多譜例,很多音樂,我們開始:
如果我們以C當根音,最常見的五聲音階是左下的1-2-3-5-6,在與和弦的對應關系上,因為3音是大三度,所以可以用來表現(xiàn)出大和弦的聲響,不管是在C和弦或是C7和弦都是沒有問題的,屬七和弦不一定回到主和弦,這是藍調原生音樂很重要的事實。
接下來我們運用歐洲古典音樂中關系大小調的道理,讓6音變成根音,如果用C和弦來看,就是6-1-2-3-5,也就是中國音樂里頭說的“羽”調式(1是宮調式),然而關鍵點的出現(xiàn),在于把6音當作1時,它就成為的1-b3-4-5-b7這樣的音程關系(與根音之間的距離),而這個新的3音就是小三度,整個就是完全契合在Am7里頭。
所以“羽”調式,在西方的講法就會說是小調五聲音階(Minor Pentatonic Scale),用在小調或是小和弦上,你還是得真的去記得1-b3-4-5-b7如果用不同根音時,實際上是哪些音符的排列的。
譬如用C來當根音時,它就變成左上角的小調五聲音階,我知道大家都非常習慣簡譜,我也很熟悉,但是那樣的方式在快速上手國樂或民謠型態(tài)的流行歌會很快,對進一步的探討或創(chuàng)作反而變成障礙,一定要克服只能看簡譜的習慣,用相對音程的方式去學習音樂。
所以推回去,C小調的關系大調是Eb大調,我們又回到Eb大調五聲音階,你要用哪一種方式記憶,其實是個人習慣,我只是負責告訴你他們之間的關系,而屆時演奏演唱時不要出錯,或是找不到音就好。
接下來我們就來找出藍調音之所在吧!藍調之所以為藍調,就是因為它郁悶而哀愁,因此,藍調的聲音,原本就跟西方古典音樂定義的小調比較接近,在小調五聲音階中,從4音到5音的中間有個“灰色地帶”,那就是我們俗稱的“藍調音”(Blue Note),藍調音不是只有一個音,是在那個區(qū)域滑動才行,所以鍵盤樂器剛開始就比較吃虧,弦樂器、管樂器與人聲就很好表現(xiàn),這組“不準”的音,就是藍調味的來源。
如果推回來關系大調呢?很明顯地,在原本定義大小和弦或調性的3音處,就會出現(xiàn)模糊的狀況,所以才會說其實藍調不是大調也不是小調,而是藍調,而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在C6,或是CMajor和弦中,可以這樣運用,在C7和弦中,也可以直接這樣用。
所以我們也要再舉一反三,拿C小調五聲音階來加工變成藍調,求得的結果是一樣的,也就是如果從Eb大調或是Eb藍調(直接是屬七和弦的)的角度來看,b3與3之間的滑動或轉音很重要,而切記,6音也很重要,尤其等一下就會強力出現(xiàn)!
既然藍調的大小調調性模糊-請注意這都是后面的音樂學者用西方音律去定義的,沒有人一開始規(guī)定他們要怎么用-在12小節(jié)藍調中,最一開始、最草根也最悲情的,就是直接用該調的小調五聲音階,譬如這首《Bag's Groove》就是完美的例子:
如果你仔細繼續(xù)聽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即興者就用力地使用F小調五聲音階的句子。所以,簡單說來,在藍調中,我們也可以用該調的小調五聲音階或是藍調音階,懂了嗎?而這個音階用在小和弦上,自然是更沒有問題的。
以這種“口傳式旋律”方法寫作的Blues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也都是藍調樂手或爵士樂手隨口就熟悉的語言,譬如《Sonnymoon For Two》或《Walkin'》或是《Work Song》等,大家可以自己多找找。而另一種,就是像《Tenor Madness 》這樣的:
這就有點將Bb藍調當作是大調,然后跟前頭推算的一樣,用G小調五聲音階去創(chuàng)作,或是你要記成Bb 大調五聲音階都可以,因為反正都一樣,重點是記起來,不是背名詞! 你也可以聽聽《West Coast Blues》等曲,記得,多聽!但是要有方法有方向地去聽,就會慢慢熟悉它,光用看的是無法內化的。 Emily Remler - Tenor Madness 到這里,我們就算是解決了“在藍調里頭要用什么藍調音階”這種初學者很常見的問題了!再簡單歸納一下,就是這樣,你有兩種選擇:
同樣的,你要在C7里頭想成A Blues音階也是沒問題的,只要不要死記或出手聲音錯了就好。
接下來的重頭戲,當然就是在調性音樂里頭要怎樣好好運用藍調音階才會漂亮了,談漂亮以前,你還是得建構基本聲響,我們就先從大調開始,對的,首先你得先知道你在哪個調性里頭?哪個大調或哪個小調?
其實這首JazzStandard 《StormyWeather》的主題旋律,已經幫我們解決了多寫幾百個字的麻煩,看到了嗎?它的和弦進行是非常平凡的“I-VI-II-V”,這個旋律線的基調又是什么呢?就跟前面解釋的一樣,“在大和弦或大調里頭找關系小調的藍調音階”,或是記住關鍵藍調音也行。
早期的爵士樂,藍調味都很重,但是為何聽起來很有韻味卻不那么郁悶?關鍵就是使用了大調調性,但是還是小調藍調的色彩。就這么簡單,這也成為爵士樂跟藍調樂一個很重要的差異關鍵,尤其爵士樂的發(fā)展又會影響到接下來會介紹的節(jié)奏藍調。關于這段,還可以聽聽《Willow Weep For Me》、《Do Nothing Till You Hear From Me》、《Gee Baby Ain't I Good To You》等曲,我敢保證你聽了就明白了,只是還是要記得去抓出在哪個調性里。
所謂節(jié)奏藍調的樂手,也是從藍調與爵士樂中長大的,千萬不要把他們切割開來,那都是美國音樂的底蘊。而我們的流行音樂只是學習他們慢慢衍生出來的風格,然后換成中文歌詞而已。
切記b3-3跟6音,用得對,你的聲音就對了,不信我們來聽聽四位R&B/Soul的天王天后,合唱這首原本很“番石榴”的《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請用下面的兩份譜例,搭配你的鍵盤或是吉他找音,聽看看他們在“牽尾音”時都是什么音階吧! 所以下次不論你是要展現(xiàn)高音或轉音技巧,就不是只有模仿你喜歡的歌手,甚至照抄而已,你也能轉出自己的特色,只要第一,你找到Key了,第二,你知道哪些音是該碰到的、哪些音是該轉的,你就贏一半了!
藍調可以大小調通吃 我們就用非常勵志的Sly & TheFamily Stone名曲《Higher 》,帶大家提升到更高境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