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壺型多如繁星,美不勝收,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贊譽。愛壺之人看壺,就如女人愛衣戀包一樣,永遠(yuǎn)少一把。 奧玄寶《名壺圖錄》,將紫砂壺喻為各類凡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fēng)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 紫砂壺型之多,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中意的一把壺。 比較常見的紫砂壺型有: 西施壺 西施壺,又名西施乳。細(xì)看西施壺,確實很像豐滿的乳房,西施壺的壺鈕似乳頭,流短而扁圓。壺底自然向內(nèi)收斂,壺身上下一凸一凹,遙相呼應(yīng)。整個壺身,圓潤豐腴,渾然天成。所以被世人稱為“西施乳”。 提梁壺 提梁壺壺型似燈籠,肚大光滑,壺把如房梁,提拿方便。 石瓢壺 石瓢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底部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wěn)重之感。壺身呈八字造型,亦曲亦直,顯現(xiàn)出簡樸大方的氣度。 半月壺 半月壺壺型似一輪半月,制壺者營造的是一種源于心錄上對團(tuán)圓期盼。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萬里思更濃”。 掇球壺 掇球壺以大、中、小三個球體重疊而成,壺身為大球,壺蓋為中球,壺鈕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潘壺 潘壺壺腹為扁柿狀的為矮潘;器身稍高為扁球形是中潘;器身較高,壺身呈現(xiàn)梨形者,是為高潘。 仿古壺 仿古壺原意是說此壺型乃仿造鼓型而成,后來人們開始仿制這種壺型,便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仿古壺壺身扁圓,頸高、壺蓋平滑,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容天壺 容天壺講究的是一個“容”字,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穩(wěn)重大度、容納百川的氣韻。容天壺壺身飽滿圓潤、加之一微微矮頸,壺型更為優(yōu)美特別,添了幾許古拙童趣之美。用起來也更加方便、出水效果極佳。 文旦壺 文旦壺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后兩者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文旦壺的韻味風(fēng)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豐神綽約,俊俏天成。 井欄壺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于井欄。井欄壺壺頸渾圓、敦實,與下壓的壺肩形成緩沖;壺體較大,壺口沿寬大,壺蓋與壺口嚴(yán)實緊合,密不透氣。 茶姐喜歡的器型是石瓢。不過石瓢出口較小,投茶和出茶渣都不夠方便,且石瓢容量不大。所是看得多用得少。 和朋友一起喝茶時,則會傾向于梨形壺,如潘壺等,這種壺型大小適宜,出湯爽利,造型低調(diào)又不失韻味,放在茶桌上,雖不像石瓢那么搶眼,但是細(xì)賞之下另有一番風(fēng)味。 一個人喝茶的時候,茶姐會選擇西施壺,西施壺圓潤、但低調(diào)沉穩(wěn),不高、不大、不奇、不異,有點中庸。但不容易看膩,器型上則是肚大能容,拿捏便利。 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