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的相關統(tǒng)計,我國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牙齒半口乃至全口缺失的問題。牙齒缺失不僅影響咀嚼,進而影響營養(yǎng)的吸收,易引發(fā)腸胃疾病。此外,部分牙齒的脫落,易增加其他牙的負擔,縮短使用壽命。所以,牙齒缺失應及時修復,選擇哪種修復方式好呢? 修復牙體缺失的方法:有固定橋修復,義齒修復和牙體種植修復。 固定橋修復: 固定橋是利用缺牙間隙兩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體并與人工牙連接成整體的修復體。固定橋是依靠鄰牙進行的修復方式。 制作方法: 1.預備基牙,基牙上的修復體為固定橋提供固位及支持的力量。 2.預備基牙結束后,取模。牙科技工會利用取好的模型,制作出修復體?;郎系男迯腕w和人工牙一起組成固定橋。牙醫(yī)會將固定橋粘結在基牙上。 義齒修復: 即活動假牙,是指通過卡環(huán)和基托來固位和支撐的假牙。它的優(yōu)點是適用范圍廣,價格便宜,個別牙、多顆牙和全部牙缺失都可以采用,特別是后牙缺失的患者。但戴牙后異物感強,每次進食后都應該及時取下義齒清洗,對發(fā)音和美觀也有一定影響。長期戴用的患者,相鄰牙齒發(fā)生齲壞和牙周炎的概率會增加。 由于活動假牙是可以患者自己摘戴的修復體,摘戴的時候可能感覺太松或太緊,所以戴完牙之后醫(yī)生一般會約1次~2次復查,有時候甚至更多?;颊呙看芜M食后都應該及時清洗義齒,晚上睡覺的時候應該把假牙取下來,清洗干凈后用清水浸泡,不可使用熱水或者有機溶劑清洗。由于可能出現(xiàn)余留牙的齲壞和牙周病變,活動假牙一兩年復查一次也很有必要。 牙體種植修復: 牙體種植是指往頜骨植入優(yōu)良的人工金屬牙根,能取代拔除的自然牙根。與其他修復相比,它不損傷鄰牙,舒適、自然、美觀,功能接近天然牙。個別牙缺失、多數(shù)牙缺失,甚至全部牙齒缺失都可以采取這種修復方式。但種牙周期較長(3~6個月甚至更長),相對費用較高,且要求缺牙患者身體一般情況較好,牙槽骨條件好,或者是能夠通過手術的方法將牙槽骨加寬加高到滿足種植要求。所以,全身情況較差,嚴重骨質疏松或牙槽骨吸收嚴重患者,由于種牙的“地基”難以打牢,往往不適合這種修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