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傷,是先天稟賦薄弱,后天淫欲無度,所產(chǎn)生的傷氣、損精、喪神等綜合臨床表現(xiàn)的概稱,屬虛損病范疇。 一、補益心脾類方 四君子湯 【組成】黨參、白術、云茯苓、甘草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健脾益氣。 【按語】本方適用于脾氣不足之色欲傷,房事后汗出,神疲,胃脘脹悶,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邊有齒痕,脈細弱。 歸脾丸加味 【組成】黃芪、黨參、白術、云茯苓、茯神、川芎、當歸、炒柏子仁、遠志、枸杞子、山茱萸、狗脊、龍眼肉、生姜、大棗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補益心脾腎。 【按語】本方適用于心脾腎不足之色欲傷,房事時、后心悸,心窩部汗出多,食后腹脹,腰膝酸軟,耳鳴失聰,面色蒼白,神疲,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有齒痕,脈細弱。 參 術 膏 【組成】人參、白術各等份。 【用法】上藥用水煎稠,湯化服之。 【功效】補益心脾。 【按語】本方適用于心脾兩虛之色欲傷,房事時、后心窩汗出多,心悸,腹脹,便溏,氣短懶言,面色蒼白,舌質(zhì)淡,脈細弱。 二、滋陰補腎類方 清離滋腎丸 【組成】懷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當歸、白芍、懷山藥、牡丹皮、炙甘草、天冬、白茯苓、山茱萸、白術、澤瀉、黃柏、知母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滋腎補陰,降火清熱。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陰不足,相火亢盛之色欲傷。癥見因房勞所致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午后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干,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脈細數(shù)。 三才封髓丹加味 【組成】熟地黃、肉蓯蓉、黃柏、天冬、黨參、砂仁、炙甘草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補陰益腎,清瀉相火。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陰不足,相火亢盛之色欲傷。 滋補肝腎丸 【組成】熟地黃、女貞子、墨旱蓮、續(xù)斷、五味子、當歸、何首烏、北沙參、麥冬、浮小麥、陳皮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補益肝腎陰液。 【按語】本方適用于肝腎陰虛之色欲傷,見腰酸耳鳴,神疲乏力,筋骨萎軟,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 歸芍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牡丹皮、云茯苓、澤瀉、當歸、白芍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填精益血。 【按語】本方適用于因房事過度所致之精血不足癥,見耳中蟬鳴,腰膝酸軟或足跟痛,形體消瘦,眩暈,面色少華,毛發(fā)枯槁,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 三、溫補腎陽類方 八味腎氣丸 【組成】熟地黃、山藥、肉桂、附子、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補腎陽。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陽不足之色欲傷,見腰膝酸軟,陽痿,行疾喘促,精冷,小溲清長,夜尿多,畏寒,舌質(zhì)淡,脈沉細弱。 薯 蕷 丸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山藥、甘草、干姜、神曲、桂枝、柴胡、桔梗、防風、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麥冬、阿膠、杏仁、白斂、大棗各適量。 【用法】共為細末,做成丸藥內(nèi)服,每服9克,1日3次,溫開水送下。 【功效】溫腎益脾。 【按語】本方適用于脾陽不足,腎氣虛損之色欲傷。見腹脹便溏,腰酸乏力,怯寒肢冷,痰行喘促,食減乏味,夜尿多。小便清長,舌質(zhì)淡,脈細弱。 全 鹿 丸 【組成】中成藥。 【用法】照說明內(nèi)服。 【功效】補氣血,益精髓,壯筋骨。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陽不足之色欲傷,伴精神虛憊,頭眩耳鳴,眩暈耳鳴,面色萎黃,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陽痿精冷,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遺尿失禁等。 四、調(diào)和陰陽類方 【組成】甘草6克,大棗12枚,桂肢、白芍、生姜、龍骨、牡蠣各9克。 【用法】上7味,以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分3次溫服。 【功效】平補陰陽,潛鎮(zhèn)固攝。 【按語】本方適用于陰陽不調(diào)之色欲傷,伴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 鹿 茸 丸 【組成】川牛膝、鹿茸、五味子各60克,沉香15克,石斛、菟絲子、棘刺、杜仲、川巴戟天、山藥、陽起石、附子、川楝子、磁石、官桂、澤瀉各30克。 【用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鹽酒或鹽湯送下。 【功效】補腎陽,壯筋骨。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陽虛弱之腹脹腰痛,小腹急痛,手足發(fā)冷,飲食減少,面色黧黑,百節(jié)疼痛,日漸無力,下體痿弱疼痛,喘嗽等。 人參鹿茸丸 【組成】人參、鹿茸、補骨脂、巴戟天、菟絲子、黃芪、冬蟲夏草、龍眼肉、當歸、五味子、茯苓、黃柏、牛膝、杜仲、香附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蜃龀赏杷巸?nèi)服。 【功效】調(diào)陰補陽。 【按語】本方適用于腎陰陽兩虛,以陽虛為主之色欲傷。見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發(fā)脫齒搖、陽痿遺精,畏寒肢冷蜷臥,精疲乏力,小便清長,舌質(zhì)淡,脈沉細。 作者:馬汴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