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里面總結了10個常用的止血藥,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到的,你認識幾個? 白及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 白及是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入藥,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白及有收斂止血的功效,是收斂止血的要藥,廣泛用于體內外多種出血證,如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等,還有消腫生肌的功效,可以用于瘡瘍腫毒、皮膚皸裂以及肛裂等癥。注: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用法與用量: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適量 白及 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入藥,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既能活血散瘀,又有較強的止痛作用,是傷科的要藥??梢杂糜诳┭?、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等體內外各種出血證,還可以用于跌打腫痛、筋斷骨折以及胸腹刺痛等癥。三七可單用或外敷,也可以與其他藥物一起配伍使用。注:孕婦慎用。用法與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三七 蒲黃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 蒲黃是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入藥,味甘,性平,歸肝、心包經。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等各種出血證,瘀血所致的經閉痛經、胸腹刺痛和跌撲腫痛等瘀血痛證,以及血淋澀痛等癥。注:孕婦慎用。用法與用量:5~10g,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 香蒲 白茅根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 白茅根是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入藥,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效??梢杂糜谘獰嵬卵?、鼻衄、咯血、尿血等出血證,濕熱黃疸,水腫尿少以及熱淋澀痛等癥。用法與用量:9~30g 白茅 艾葉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 艾葉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入藥,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有小毒。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安胎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虛寒性胎動不安等癥。除此之外,外用還可以祛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注: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散寒止痛、安胎宜生用。用法與用量:3~9g,外用適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艾 地榆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 地榆是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入藥,味苦酸澀,性微寒,歸肝、大腸經。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可以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血熱出血證,水火燙傷以及癰腫瘡毒、濕疹等癥。注:止血多炒炭用,解讀斂瘡宜生用。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適量,研末涂敷患處。 地榆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入藥,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可以用于便血、痔血、崩漏、吐血、衄血等出血證以及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目赤等癥。注:止血宜炒炭用,瀉火宜生用。用法與用量:5~10g 槐花 仙鶴草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仙鶴草是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藥,味苦澀,性平,歸心、肝經。有收斂止血,解毒止痢,截瘧,補虛的功效,可以用于咯血、吐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瘧疾,血痢,癰腫瘡毒,陰癢帶下以及脫力勞傷等癥。用法與用量:6~12g,外用適量 仙鶴草 小薊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小薊是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藥,味甘苦,性涼,歸心、肝經。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的功效,可以用于衄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等出血證以及癰腫瘡毒等癥。用法與用量:5~12g 小薊 側柏葉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和葉 側柏葉是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和葉入藥,味苦澀,性寒,歸肺、肝、脾經。有涼血止血、祛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等血熱出血證,肺熱咳嗽痰多以及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等癥。用法與用量:6~12g,外用適量。 側柏 涉及藥品,如需用藥,請遵醫(yī)囑,切勿濫用藥物! |
|
來自: 阿持hq35qamr0y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