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粒粒媽媽 肚子的寶寶終于呱呱墜地,本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不過寶媽小林卻完全沒感覺到,反倒是應(yīng)了傳說那句“以前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生娃兒都不好”。 原來小林跟婆婆相處得還不錯,但自從寶寶出生后,婆婆好像變了個人一樣:每次只要寶寶稍微有點哭哭啼啼,婆婆就開始大聲責(zé)備小林,說她不會當(dāng)媽,委屈了孩子; 每次抱了寶寶,就不肯放手;還以“年輕人都睡得很死,肯定得壓著寶寶”為由,讓寶寶跟她一起睡;就連給寶寶洗個澡,婆婆都嫌棄不會,會弄傷細皮嫩肉的孩子…… 婆婆的種種表現(xiàn),讓小林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婆婆想要取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小林知道婆婆是真的很疼寶寶,對于自己有這種想法而自責(zé);但同時,婆婆種種強勢的表現(xiàn),還是讓小林憋屈不已。 一開始,對于小林的經(jīng)歷,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后來隨著工作中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寶媽,我才發(fā)現(xiàn)竟然有不少婆婆都有類似的表現(xiàn)。 一、為什么婆婆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01情感轉(zhuǎn)移,心理邊界不清: 首先是,奶奶把對于兒子的愛,無意識中轉(zhuǎn)移到孫子孫女身上;其次,這種奶奶通常和兒子的「心理邊界」不清不楚,比如: 兒子結(jié)婚前,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像小孩子一樣,兒子凡事也都要問媽媽的意見。這樣,當(dāng)奶奶進入小家庭幫忙照顧孫子女后,就會「不知不覺」想取代孩子媽媽的位置; 又或者剛好相反,自己在兒子小的時候,因為忙于工作和家務(wù),陪伴照顧兒子的時間還不夠,兒子就長大了。 所以當(dāng)兒子有了孩子后,自己想盡辦法「補償」這種感情,就無形中把這種需求,全都轉(zhuǎn)移到了孫子女身上。 02尋找存在感: 現(xiàn)在正在做婆婆的那一代人,年輕時往往很不容易,吃過苦受過累,一直沒什么悠閑生活,也沒什么興趣愛好,精神生活是相對匱乏的—— 這一點在他們還上班時,被掩蓋得很好;但是,當(dāng)他們退休后,時間忽然之間,就空出了一大片。 這種情況下,「無聊」還算其次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很容易感覺沒什么「存在感」。 正好兒媳生了寶寶,老人對孫輩的,還多了個“隔輩親”的濾鏡。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婆婆不知不覺中,就會大量的「自我價值感」投射到孫子女身上。 03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的缺位: 現(xiàn)代家庭,尤其二胎家庭的生活壓力很大,有些寶媽哪怕心里放不下孩子,但為了生計,有時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婆婆帶。 如果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奶奶陪著,對婆婆更親近也很正常。這種情況下,其實婆婆是「被動」地取代了媽媽的位置。 二、遇到這種情況的寶媽,該怎樣應(yīng)對? 無論你是上面的哪種情況,當(dāng)一個媽媽像外人一樣,被排擠出家庭的核心時,這個家庭結(jié)構(gòu)一定是失衡的,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寶媽需要綜合采取以下措施,及時調(diào)整,因為越往后會越難扭轉(zhuǎn)局面。 01“統(tǒng)一戰(zhàn)線”: 粒粒媽媽可不是故意激發(fā)什么“婆媳大戰(zhàn)”,而是想說: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心理邊界」極其不清、甚至非常強勢的婆婆的話,這時老公的立場是相當(dāng)重要的! 只有老公的立場正確了,婆婆才可能意識到,這已經(jīng)是你們的、全新的小家庭了,男女主人是老公和你,而不是老公和婆婆。 如果婆婆在心理上,連自己基本角色都認不清的話,哪怕你做再多事情,也很難對她產(chǎn)生絲毫的改變。 02幫婆婆找點興趣愛好: 如果你的婆婆是屬于上面說的第2種情況,其實比第1種情況容易解決多了。你和老公要做的是:幫助婆婆重新找點興趣愛好,跳跳廣場舞、學(xué)學(xué)下棋等等,多多鼓勵婆婆去嘗試。 當(dāng)她的精神生活豐富愉悅之后,自然就不會過度地把「自我價值感」投射到孫子女身上,不會過度地通過孫子女來“刷存在感”。 03真正肩負起自己的責(zé)任: 如果你們屬于第3種情況,那么你就真的需要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了。注意了,我說的是“精力”,不是“時間”,如果你或者老公,呆在孩子身邊,卻在玩手機,那付出再多時間,也沒有任何意義! 哪怕你要上班,甚至在外工作,當(dāng)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有全身心投入了嗎?陪伴的質(zhì)量,永遠比時間長度重要得多! 粒粒媽媽說:人們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同時,母愛也是“自私”的,天底下沒有哪個母親愿意別人取代自己的位置; 而婆媳關(guān)系,往往也是理論不清誰對誰錯的,大家還是各讓一步為好。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歡迎搜索關(guān)注暖萌的寶媽:波殼粒粒 ——延伸閱讀—— |
|
來自: 昵稱35877444 > 《育兒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