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滾雪球3:格雷厄姆到底教了巴菲特什么?

 木樁指路 2017-08-10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xù)講巴菲特的財富人生,1949年我們建國了,而巴菲特這一年的夏天回到了內布拉斯加,他的第一件事不是到學校報道,而是趕緊在林肯日報找一份賣報紙的工作。他幾乎把當時在華盛頓的所有商業(yè)模式復制到了這里,賣服裝,倒騰高爾夫球,什么賺錢做什么。他此時開始了投資股票。買了一家凱撒弗雷澤的汽車公司股票。不過他不是買多而是做空,他覺得這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損失慘重,所以他們肯定會做假賬。所以他用5美元的價格,借來股票賣出。然后等待他跌到幾分錢后,再買回來歸還股票。

他在這里很快就順利畢業(yè)了,之前一度厭學的巴菲特,此時性情大變,他覺得他要繼續(xù)學習,而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哈佛商學院。他自己認為在哈佛他將收獲威望,以及未來的重要人際關系網。此時的巴菲特他沒有動用老爸國會議員的身份,事實上他爸那種愣頭青的性格,可能也未必會給他提供什么用得著的幫助。但是,結果很糟糕,哈佛面試官竟然評估巴菲特,說他雖然19歲,但看起來像16歲,而情緒更是看起來只有9歲,屬于小破孩一個。隨即拒絕了他的申請,巴菲特一臉懵逼。他還沒來得及展示他的股票天賦,就被拒之門外了。當然這也是哈佛大學的巨大損失,那個面試官不知道今后還能不能快樂的玩耍了。

滾雪球3:格雷厄姆到底教了巴菲特什么?

巴菲特并不消沉,并沒有改變上學的念頭,他快速翻動報紙繼續(xù)找下家。竟然在報紙中看到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一個是戴維多德。他們都來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

巴菲特讀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對他的影響很深。格雷厄姆也成了巴菲特的偶像,而多德是格雷厄姆的合伙人,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金融教授,他們合作寫了另一本書叫做證券分析,是聰明投資者的專業(yè)版,聰明的投資者是證券分析的通俗版,是給外行人看的。巴菲特正是看了聰明的投資者隨即轉變了投資股票的方法。而在這之前,巴菲特也是個技術分析派,也曾經希望通過數學計算,來算出股票的運行規(guī)律,直到看了這本書之后,他才迷途知返。巴菲特曾經說,讀完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他就好像找到了上帝。所以還有什么可說的,二話不說巴菲特就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期待能見到這位偶像。確實格雷厄姆也成為了改變股神一生的那個關鍵人物。

不過有個巨大的問題,他現在申請有點時間太晚了,但沃倫巴菲特沒放棄,他寫了一篇深情的申請書,直接發(fā)給了多德,就這樣他沒有面試,就直接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了。這兩位教授不得不說也是十分幸運的,當他們的名字跟巴菲特聯系在一起之后,才成為了華爾街的經典。有的時候不得不說,這就是一種命,巴菲特被哈佛拒絕,才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個偶然造成的,我們極力去爭取,但也不用太在意每個城池的得失。有的時候某種不如意的失敗,可能反而會給你更大的成就。對于巴菲特來說,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要遠比芝加哥的哈佛對他更有幫助。

巴菲特第一次上多德老師的證券分析的課,他說由于對這本書太喜愛了,他甚至比多德對于這本教材更加了解。他可以引用書里面的任何一段話。這本七八百頁的書,他不知道讀了多少遍,熟悉里面的每一個例子。巴菲特喜歡多德的每一堂課,比如對違約的鐵路債券進行估值,這正式巴菲特的最愛,所以在課堂上,幾乎成了多德和巴菲特的一對一教學,所有的問題都被巴菲特一個人給包圓了。其他人是在學習,是在混學歷。而沃倫巴菲特是用生命在學習,好像再打王者榮耀一般的全情投入。所以最后的差距是巨大的。

巴菲特此時對于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前他只知道賣報紙,無意中投資了一個農場,然后幾年后以5倍的價格出售。這期間他把農場租給農戶,還分享了農戶產生的利潤。所以這就是植根于巴菲特腦海中的投資,獲得所有權和收益權,然后承擔風險。最后享受高溢價的價差。在隨后他的投資實踐中大多都跟他買這個農場如出一轍。既要低估,未來要有增長,還要每年產生收益。他用這套模式,思考著每一個生意。

巴菲特在這里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都是格雷厄姆的追隨者,或者說是粉絲。當格雷厄姆開班講課的時候,甚至連高盛的交易員都會偷偷潛伏,然后對格雷厄姆分析的股票,馬上買入。足以見得當時學術明星的影響力之大。從這點上來說,巴菲特非常幸運,他能夠成為格雷厄姆的學生,給了他相當大的啟發(fā)。

滾雪球3:格雷厄姆到底教了巴菲特什么?

巴菲特想了解格雷厄姆的一切,當然包括他的股票。其中GEICO,也就是政府雇員保險,格雷厄姆還是他的董事局主席。巴菲特馬不停蹄的過去調研。碰到了戴維森,一個有著豐富經歷的人,也是從底層做起的企業(yè)高管,跟戴維森的長談,讓巴菲特徹底了解了保險公司的運作模式。他明白,保險公司就是收取客戶的保險金,然后進行投資,增值后保障客戶的利益。說白了就是拿別人的錢免費用,以后的保險費支出,要從投資收益里賺到。這對巴菲特而言吸引力很大,他說GEICO是一家永遠不賠錢的企業(yè)。隨后巴菲特到家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重倉持有GEICO保險。但當時的價格顯然超出了格雷厄姆低價買入的理念,不過沒關系,巴菲特從戴維森那里學到了更多,他認為GEICO正在快速成長,價格并不重要了。他還寫了一篇研究報告,說GEICO保險5年后的價格有望翻倍。但這種理論,當時不被人認可。他們覺得巴菲特瘋了。

格雷厄姆是一個很難跟人溝通的人,雖然他的追隨者眾多,但卻少有知己。主要因為他太聰明,知識太淵博。也是苦出身,但從小到大都是學霸。他從華爾街的小跑腿干起,起初只是傳遞消息,之后改寫報價板,然后同時他把證券當成事業(yè),雖然干著打雜的活,但格雷厄姆卻練習著寫報告。并自學有關證券的知識。直到一天一個場內經紀人把它的報告那給了巴切公司的合伙人,于是他們聘請了格雷厄姆成為了正式的統計分析員。再之后,他步步高升,成了紐伯格漢德森洛比公司的合伙人,1923年后他更是自己單干,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事業(yè)。

后來跟他的一個客戶紐曼成立了合資公司,建立聯合賬戶,不過250萬美元,竟然虧到了37.5萬美元,之后又是這個紐曼讓他的岳父繼續(xù)注資,才拯救了公司。格雷厄姆慢慢的才把錢賺回來。紐曼說格雷厄姆是個怪人,經常和合作伙伴發(fā)生爭吵。

滾雪球3:格雷厄姆到底教了巴菲特什么?

比如他曾經買了一個石油管道公司的股票,當時價格是65美元,而他卻擁有95美元每股的鐵路債券。所以格雷厄姆覺得價值低估,然后買進去,積極推動這家公司向股東出售他們手里的債券,從而達到變現的目的。但卻遭到了怒懟。你要不滿意就把股票賣了,別老bb我們的經營。但格雷厄姆還是在據理力爭,他甚至野蠻收購,要爭取在股東大會上的表決權。最后他成功了,成功的把董事會忽悠住了,他65買的這個股票,結果迫使董事會給股東發(fā)放了大約和每股110美元的現金和股票紅利。格雷厄姆一戰(zhàn)成名。而他日后的教學中,也多采用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鮮活案例。

在格雷厄姆的投資生涯中,他戰(zhàn)勝了市場,但戰(zhàn)勝的卻不多,大概只每年多贏了2.5%,20年算下來也只有比指數的漲幅多賺了65%。巴菲特上格雷厄姆的課,一樣很入迷,他總是第一個舉手,決不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留給其他同學,于是課堂又變成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對話時間。格雷厄姆的投資方法,其實就是脫離成長,靜態(tài)的評估企業(yè),找到低估的公司。比如一個人,他有5萬美元的房子,和4.5萬美元的貸款,然后儲蓄還有2000美元,那么他這個人的價值評估就是,5萬-4.5萬+2000美元,最后結果是7000美元,至于他以后能不能再賺到錢,格雷厄姆不考慮。如果以總計7000美元以下的價格購買這個人所發(fā)行的股票,那么就算是劃算的。最終他的價格會反應他的價值。另外,他們還提出了安全邊際的概念,也就是可以留給你出錯的空間。還比如那個人的例子,7000美元的資產估值,那么6800美元賣給你按說就劃算了,但問題是他可能會算錯,弄不好就不值6800美元了。所以如果你要評估這個人7000美元,最好等他跌到4000美元的時候再買。這就是格雷厄姆的基本思想,他還會交給巴菲特什么呢?我們明天接著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