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愛”,它的意思是說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愛不及對孫子的愛。也許這愛有對自己子女虧欠的一種補(bǔ)償;也許老了容易孤獨,有了孫子的哭聲笑聲都是對心理的慰安;也許更有傳宗接代的歡欣與血緣的不了情。 血脈相連,隔代是愛,不隔代一樣是愛,只是愛到老時愈見深濃。所以,愛代代傳承,生生不已。 誰不愛自己的子女?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寬的愛會得到肯定,嚴(yán)的愛會得到 誤解。當(dāng)自己的子女有了子女,個中甘苦有了體味,相信誤解會消除,前嫌能冰釋。 不可否認(rèn),有當(dāng)父親的對自己的兒子這也看不慣那也瞧不起,但對自己的孫子卻是百分之百的夸贊、百分之百的喜歡,百分之百的地做牛馬。 就拿我父親來說,從小對我很嚴(yán)格,常有批評聲,家長威嚴(yán)相弄得我不免生懼。但對我兒子卻是沒有說半句不是,總是笑臉相迎,無比慈祥。我對兒子兇時,他還輕言細(xì)語勸我不要那么嚴(yán)。兒子的姥爺更絕,抱著半歲多外孫吃飯的時候,尿尿在他的飯碗里,都喊他倒掉沒吃完的飯,可他卻笑嘻嘻說,吃了童子尿好,稀里嘩啦就裝進(jìn)了胃里,讓人瞠目結(jié)舌。 單位上有個老同志在與別人談到退休帶孫子一事,態(tài)度堅決:“我才不會帶!”,還笑話人家?guī)O子的??僧?dāng)女兒為他生了孫女,曾經(jīng)與別人發(fā)了誓的話早就忘在九霄云外。每天下班就歸心似箭地先去看了他的寶貝孫女再說其它的,退休后更是全心全意地帶孫女,忙得不亦樂乎。 有位老師退休后帶孫女,感嘆比上班還累,但看見孫女的乖巧可愛,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那是發(fā)自肺腑的舒心,和“隔代愛”的深度體驗。
還有夫妻兩邊老人有為爭帶孫子而起矛盾,不是嫌對方?jīng)]帶好,就是怨對方帶久了什么的。和諧相處的就是各帶一天,各盡其責(zé),各得其樂。 有奶奶爺爺、姥爺婆婆的孫子真是個寶啊!中國“小皇帝”多,與老人們的寵愛,甚至溺愛是分不開的。 即便有奶奶不帶孫子的,但母親總是心痛女兒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沖這點也要帶孫子,所以才會有“憨外婆帶外孫”的熟語流傳。 盡管有的老人自嘲帶孫子是“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但子女上班無暇顧及,請保姆又不放心,血緣關(guān)系為外人所不可替代的親密性,使他(她)們最終還是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地累并快樂著。接送孩子上幼兒園、讀書就被他們大包大攬了。
看見他(她)們帶著孫子其樂融融的樣子,相信誰都會感嘆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真是晚年不可或缺的幸福啊! 老還小,老還小,老了就變成老小孩了。老了平淡了閑適了,心歸童稚,反和孫子有了情感上的契合。老小孩與小小孩在一起是一幅充滿天趣的圖畫,有種讓人心動、讓人溫暖的美。 有的老人把孫兒、孫女的照片作為自己QQ與微信的頭像,其用意“你懂得”。 我愿意、樂意用我鏡頭定格這無與倫比的美,希望與大家分享感動,傳遞溫暖! |
|
來自: 瀞舒凝蘭 > 《手機(j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