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眼穴位位置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平時久坐,常覺腰部酸脹處即是。 腰眼穴位于第四、五腰椎棘突間旁開3~4寸處《中國針灸學(xué)》。 腰眼穴位準確位置圖 標準取穴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平時久坐,常覺腰部酸脹處即是。 經(jīng)驗取穴:患者俯臥位,先取與髂嵴相平的腰陽關(guān)穴,在與腰陽關(guān)穴相平左右各旁開3.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腰眼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經(jīng)后支。在背闊肌、髂肋肌中;有第二腰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第一腰神經(jīng)外側(cè)支。 腰眼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經(jīng)后支。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腰方肌。 穴區(qū)神經(jīng)、血管:淺層有第3腰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分布I深層有第4腰神經(jīng)后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 腰眼穴的功效腰眼穴的的作用可以強腰健腎。主治病癥:虛弱羸瘦,肺結(jié)核,腰痛,腹痛,婦科病,消渴,尿頻,遺尿。 按摩腰眼穴的作用1、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guān)節(jié)緊按腰眼,作旋轉(zhuǎn)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2、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fā)熱為止; 按摩腰眼穴能強腎中醫(yī)認為,用掌搓腰眼,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按摩方法自我按摩時,先找第4腰椎棘突這個水平線。它的找法是,當(dāng)我們雙手叉腰的時候,從后面能摸到腰間的骨頭,此為解剖學(xué)中的髂嵴,髂嵴正好與人體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 穴位配伍肺結(jié)核溶解期:配膏肓俞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用刺灸法直刺或橫刺1.5~2.5寸。 腰眼配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 腰眼配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治嘔吐。 腰眼穴主治腰痛,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腹痛,小腹痛,胸脅痛,嘔吐,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尿頻,遺尿,消渴,喉干,癆瘵,腎下垂,睪丸炎等。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 腰眼穴主治癆瘵、腰痛、小腹痛,以及腎下垂、睪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等。 腰眼穴主治勞瘵,腰痛等。 脾胃?。何竿?,腹痛,嘔吐。 其他?。盒孛{痛,消渴,喉干。 刺灸法針刺法一般直刺1.0~1.5寸。 針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或沿肋間傳至前胸部。 腰眼穴深部是胸膜和肺臟,故針刺時不可直刺過深。 艾灸法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腰眼穴解析出處:《肘后備急方》:治臀腰痛……又方灸腰眼中七壯。 腰,腰部;眼,猶言關(guān)鍵、要點。腰部脊柱與髂后上棘構(gòu)成的凹陷處為腰部的薄弱點,俗稱腰眼,穴在其上,故名。腰眼穴Yāoyǎn又名鬼眼穴,穴位出自《醫(yī)說》。 腰眼為經(jīng)外奇穴名(yāoyǎn EX-B7)。出《肘后備急方》。別名鬼眼。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有強腰健腎的作用。主治腰痛,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腹痛,小腹痛,胸脅痛,嘔吐,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尿頻,遺尿,消渴,喉干,癆瘵,腎下垂,睪丸炎等。 文獻摘要《備急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壯。 研究進展1、針刺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腎俞等穴對胰島素有良好雙向調(diào)整作用,可加強胰島素對糖原的合成代謝及氧化酵解和被組織利用的功能。 2、在胃脘下俞埋線,可以降低血糖,還有降低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對2型糖尿病脂代謝紊亂有明顯改善作用。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