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第一大姓氏是哪個?不是史密斯,不是伍爾夫,而是李姓。朝鮮的第二大姓是哪個?還是李姓! 不說外國人,就說中國人吧,13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姓李的。中國第一大姓、全球第一大姓、“皇帝專業(yè)戶”(稱王稱帝者多達60多人)……從什么時候起,李姓便是中國第一大姓了? 王小米丨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加拿大第一大姓氏 朝鮮第二大姓氏 居然都是李姓 你還記得英語書里的李雷和韓梅梅嗎?前陣子網(wǎng)上還有人討論,為什么是李雷?又有人吐槽說,這名字簡直是龍?zhí)讟伺?,身邊怎么這么多姓李的啊……. 你還真別說,為什么這么多姓李的還真有些說頭。 網(wǎng)上一搜,李姓居然是加拿大第一大姓氏?姓李的都已經(jīng)進軍海外了嗎? 加拿大在對各地電話簿登記的姓氏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前20名里與華人有關(guān)的姓氏占了五分之一,其中李(Li)姓者以71074人高居榜首,比排在第二的西方姓氏史密斯(Smith)多出近萬人。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那到底為什么老外的第一大姓是木子李? 其實并非是中國李姓雄踞加拿大,華人在加拿大算是少數(shù)族裔,只有區(qū)區(qū)160萬人,不到加拿大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成為加拿大第一大姓則一點也不稀奇。 一方面,老外的姓比名多,姓氏分散的很,有人姓熏豬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狼(Wolf)、魚(Fish)……如此多的姓氏造成并不是像中國人一樣姓李的一抓一把。 另一方面因為李姓這個族群實在是太大了。枝繁葉茂的李姓分散在全球各地,就連加拿大移民局的人看到“Lee”這個姓氏,都會“特別關(guān)注”。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李姓還是朝鮮第二大姓。沒錯,朝鮮第二大姓李姓,一方面源于中國的祖先,另一方面是新羅時期、高麗時期自己“創(chuàng)氏”或者被賜姓的(比如全州李氏、公州李氏、仁川李氏)。 與朝鮮一衣帶水的韓國,第二大姓同樣也是李姓。 在世界上,根據(jù)2015年的統(tǒng)計,世界第一大姓是李,世界最流行的網(wǎng)絡(luò)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和吉尼斯紀錄也都認為李姓是全世界第一大姓。 不只是海外,在中國李姓也是這么牛逼的。 在中國,早在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李姓就已經(jīng)占了總?cè)丝诘?.9%,在中國2萬多個姓氏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說大約每13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姓李的。 顓頊是李姓遠祖,皋陶是血緣始祖, 李利貞是得姓始祖,老子是李姓公認先祖 鹿邑,位于河南省東部,古時稱苦、苦縣。因老子出生地在此,而老子與李姓還有一些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老子,名李耳,生于苦縣(今鹿邑縣)厲鄉(xiāng)曲仁里,《姓解》說:“周之前未見有李氏?!崩疃亲钤巛d于史冊的李姓名人。 而說起李耳,不得不提另一個人,就是老子之前商末周初的李利貞。李利貞這一支姓之前并不姓李,而是姓“理”。 李氏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氏之重孫皋陶任大理之官,故其子孫以理為姓。皋陶這個人不得了,他與堯、舜、大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現(xiàn)今司法界的鼻祖,厲不厲害。 皋陶的后人有個理徵,在殷時因為太正直而得罪于紂王,被處死,其妻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隱于伊侯之墟,最后到豫東地區(qū)的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定居。 因食木子而得活命,故改理為李。據(jù)《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后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于苦縣。 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 據(jù)《元和姓纂》稱:李利貞的十一世孫是李耳。而老子李耳的出生地就在鹿邑,這是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 因此,李姓最早的發(fā)源地是鹿邑這點,有史可證,顓頊是李姓遠祖,皋陶是血緣始祖,李利貞是得姓始祖,老子是李姓公認先祖。 姓李的是皇帝專業(yè)戶 稱王稱帝的有60多人 當今李姓提到祭祖,便不得不說起隴西。其實這中間還有曲折。 在“世界李氏宗親總會第13屆第2次會員代表暨2009年全球華人李氏懇親大會”上,河南省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立新博士厘清了李姓起源和尋根中最為重要的地域界定關(guān)系,那就是“中華李姓,根在鹿邑,望出隴西,派分上杭”。 而隴西為什么這么有名?其中又有什么樣的淵源和歷史,值得眾人研究? 隴西李氏,始祖是秦國的司徒李曇的長子李崇。李崇又是誰呢,按輩分來說,他是李耳的十世孫。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李耳之子名宗,戰(zhàn)國時為魏封于段,為段干大夫。宗子李同,任趙國大將軍。 同子李兌,為趙國之相,兌子李躋,被趙國封為安陽君。李躋有二子李云,李恪,官職不詳。 李恪的兒子李洪,仕秦為太子太傅,李洪的兒子李汪,為秦國將軍。李汪的兒子李曇,仕秦為御史大夫,封柏人(河北唐山境)侯。李曇有四子,長子李崇為秦隴西太守,封南郡公。 怎么樣,是不是已經(jīng)被繞進去了,沒關(guān)系,重點是,隴西李氏的確是李耳的后代,從河南遷過去的。至今隴西李家龍宮內(nèi)主殿供奉的仍是李耳像。 從秦代李崇開始,隴西李氏就像開掛一樣,李崇之次子李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 隴西李氏到唐朝,已經(jīng)連續(xù)出了十位宰相。這支姓李的是吃藥了嗎? 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 此后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quán)??梢哉f李姓有個職業(yè),就是專門做皇帝。 唐朝皇帝愛賜國姓 那時候李姓就是中國第一大姓了 這個時候重頭戲來了,隴西李淵建唐之后,奉李姓為國姓,追認老子為李姓先祖。 到這里,李姓牛逼就牛逼了,為啥變成現(xiàn)在這么多人?成了中國第一大姓?乃至遷居海外成了全球第一大姓?李唐從中做的文章,可謂功不可沒。 李姓建唐之后,唐皇室有胡人血統(tǒng),要標榜正統(tǒng),想找一位漢人李姓先賢。可惜,儒家二圣都不姓李。于是自稱是老子的后裔,奉老子為“圣祖”,奉道教為國教,借此來抬高自己的門第。 李唐有多看重血統(tǒng)問題呢,唐太宗的時候,有個法琳和尚因為對道教大興不服氣,想與唐太宗辯上一辯。 腦瓜靈光的他暗下思忖,皇帝如果不以隴西李作為祖先,自然也就跟道教扯不上關(guān)系了。 于是這和尚吐沫橫飛說唐朝皇帝是鮮卑后裔,唐太宗說,朕砍你頭,看看菩薩保佑不保佑你。法琳和尚嚇掉了魂,到了砍頭那天,及時認錯說“小僧不念觀音,只念陛下,陛下就是觀音?!被实坶_心了,只流放了老和尚。 后來大唐的后代便也在祖宗根上做足了文章。 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chuàng)建祠堂,稱紫極宮。 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 從李淵開始,唐朝實行大規(guī)模賜姓制度,此時唐朝國力強盛,被賜國姓是一種無上的榮耀,賜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精神獎勵方式,達到了很好的籠絡(luò)人心的目的。 唐末詩人和詞人溫庭筠云:“自從今狐楚入相,天下諸胡都改姓令狐。嗚呼!宰相之勢不過10年,而人竟改姓附之。況堂堂一統(tǒng)天子,300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幾百千萬矣。”講的就是唐朝非賜姓的人,因羨慕國姓而改姓、冒姓的情景。 從唐初賜國姓給漢族官員,到唐中后期也包括賜給藩人,這樣以來,大大擴展了李氏宗族,唐朝綿延了這么多年,僅李淵就有二十二子,其宗室各族分封在各地,使李姓成了中國第一大姓氏。 至今,旅居海外各地的李姓華僑,大多以'唐'自居,把大陸老家稱為'唐山',足可見李唐王朝影響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