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jié)的節(jié)氣。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jié)(唐·元?。?/span> 葛衣沾汗功雖健,紙扇搖風力甚卑。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竹軒靜看蜘蛛掛,莎徑閑聽蟋蟀移。 天外有山歸即是,豈同游子暮何之。 ——城中晚夏思山(唐·齊己) 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曝舊芳茵。 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秋日后(唐·王建)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立秋日(唐·司空曙)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唐·白居易) 清曉上高臺,秋風今日來。 又添新節(jié)恨,猶抱故年哀。 淚豈揮能盡,泉終閉不開。 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缞。 ——立秋日悲懷(唐·令狐楚)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 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 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 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jié)爽病微瘳。 主將歸調鼎,吾還訪舊丘。
一歲中分氣序平,夫何猶有感秋情。 已饒健鶻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樹聲。 桐葉漸愁經雨墜,桂枝還喜得風生。 夜涼頻愜山居興,天澹銀河徹曉清。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