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說起王室珠寶,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英國王室。的確,英國王室的珠寶收藏可謂是琳瑯滿目,最著名的就是世界上最大鉆石庫里南所做成的英王權杖以及帝國王冠。大家一邊看超長待機的女王在不同的場合佩戴這些稀世珍寶,一邊感嘆于英國皇室的奢華。 英國女王佩戴帝國王冠 但真要說起來,英國皇室的珠寶還算不上是最奢華的,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沙皇時期的俄國,看看羅曼諾夫王朝的珠寶收藏,你才會明白什么叫做極致的奢華。 沙皇時期太后瑪利亞的‘孔雀蛋’ 羅曼諾夫王朝是統(tǒng)治俄羅斯的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王朝,它也是俄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這個悠久漫長的歲月中,俄國經歷了自成立至今最為輝煌的鼎盛時期,史稱沙俄時期。 沙皇保羅一世王冠 鉆石總重超過200克拉,中部為紅色鉆石 它的輝煌鼎盛處處可見,武器的先進,疆域的廣闊等。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皇宮寶庫中多年積累下的曾與歷朝帝王親密無間、備受寵愛無數滿目琳瑯的奇珍異寶。眾多沙皇中,當數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和尼古拉斯二世對珠寶收藏最為突出。 沙皇時期寶石胸針 古代帝王總希望自己的統(tǒng)治能夠綿延至永遠,就像鉆石一樣堅固而恒久。這或許就是俄國沙皇彼得大帝開始收集鉆石和珠寶的原因。 俄羅斯皇后瑪麗亞費多羅芙娜的鉆石王冠 18世紀初,彼得大帝頒布了一道保護珍寶的專項命令,要求國人不準隨便變賣室中的珍貴珠寶和首飾,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鉆石和珠寶必須由皇家收購。另外彼得大帝還在世界范圍內搜索鉆石珠寶,很多小國得知他的心頭所好都把本國最好的珠寶親手獻上,希望因此得到庇護和福祉。 俄羅斯皇后瑪麗亞費多羅芙娜的珍珠王冠 彼得大帝在自己居住的圣彼得堡東宮內修建了一座神秘建筑物,所有收集到的珠寶都被珍藏在里面,世人稱之為鉆石庫。 沙皇時期的皇室珠寶 彼得大帝之后,最癡迷于收集珠寶的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如果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愛鉆石,那么最愛鉆石的女人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這位女皇對鉆石的癡迷程度幾近瘋狂,每天都佩帶價值連城的鉆飾,而且花樣經常翻新。她對鉆石切割和鑲嵌的工藝要求極高,俄國歷史上最出色的鉆石切割專家就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出現的。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鉆石項鏈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鉆石不僅鑲嵌成首飾,就連她日常用的東西都要鑲滿鉆石。她有一本17世紀的《圣經》,銀制的封面上就鑲嵌了3017顆鉆石。 另外不得不提到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時的大皇冠。它是1762年由宮廷珠寶匠專門制作的,上面十幾顆最重要的鉆石分別是從當時歐洲國王的王冠上拆下來的。 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時的大皇冠 工匠在皇冠上鑲嵌了4936顆鉆石,共重2858克拉,整個王冠重1907克?;使陧敹耸鞘澜缟献钪氐募饩?,重398.72克拉。長期以來寶石專家都認為這是一顆紅寶石,后來才發(fā)現原來是稀有的尖晶石。目前這顆尖晶石是俄羅斯“必須保護的七顆寶石”之一。 ![]() 尼古拉斯二世一家照片 而說起尼古拉斯二世就不得不提到他在位時期制作的復活節(jié)彩蛋。這些彩蛋是有當時的工匠法貝熱所制作的,他是沙皇 俄國羅曼諾夫皇朝皇室的御用金匠,俄羅斯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珠寶藝術大師,在他驚人制作工藝下誕生的帝國彩蛋是世界珠寶歷史里不可超越的絕代臻品。 ![]() 加冕禮彩蛋 1897年 尼古拉斯二世時期的彩蛋中最奢華的一個。它是法貝熱工坊為了慶祝尼古拉斯二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加冕禮,足足花了十五個月才做好的。 ![]() 幽谷百合彩蛋 1898年 黃金和搪瓷做的枝葉纏繞在粉紅色的彩蛋上。百合花蕾由珍珠做成,珍珠上還有用鉆石組成的小花瓣。彩蛋的頂上有一頂羅曼諾夫王朝皇冠的復制品。當旋轉鑲金的珍珠鈕時,皇冠徐徐升起,展開成三幅肖像,最上面是國王尼古拉斯二世,下面是兩位公主。當再次旋轉珍珠鈕,畫像就會自動收合,縮回彩蛋里。 ![]() 沙皇玫瑰花蕾彩蛋 1985年 這是尼古拉斯二世送給自己皇后的第一顆復活節(jié)彩蛋。在紅色的瓷釉外壁上,裝飾著愛情箭的樣式。打開之后,絲絨包裹著一朵黃色花蕾,每片花瓣都能拆解下來,顯得溫馨又浪漫。 ![]() 月桂樹彩蛋 1911年 這是法貝熱給皇家做的第39枚彩蛋,用翡翠的葉子鋪滿整個蛋的表面,有一塊葉子可以打開,里面是一只會唱歌的小鳥。 沙皇時期收藏的珍寶現在已經無法用市場價格來衡量,它成為俄羅斯國家財富的象征。但是這些皇室珍寶卻不得不隨著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而開始它們流離歲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沙皇立即下令把這些珍寶從東宮轉移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宮。在轉移途中,由于走漏消息有很大一部分珠寶流失。二戰(zhàn)時,俄國也流失了相當一部分珍寶,其中就有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琥珀大廳。 ![]() 復原后的琥珀大廳 雖然這些珠寶有很大一部分遺失,但幸而也有一部分得以保存,我們也因此能從這些保存的珍寶中看到昔日沙皇時期的鼎盛風采。這也是世界珠寶史上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珠寶用它們迷人的歷史底蘊,以及精美的做工在珠寶世界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