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說:'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大將軍韓信,我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歷史上記載從未打過敗仗,后世奉其為“兵仙”、“戰(zhàn)神”,韓信與蕭何、張良并稱“漢出三杰”。 韓信的游戲形象 在楚漢戰(zhàn)爭中嶄露頭角,功勛卓著。他的許多故事作為成語典故流傳至今:四面楚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十面埋伏,背水一戰(zhàn),胯下之辱等。垓下之戰(zhàn)后被劉邦封為楚王,后西漢建立后因劉邦猜忌被貶官為淮陰侯。性格放縱而不拘小節(jié)。一生只敗在一人手中,那便是“文終侯”蕭何。 《楚漢傳奇》韓信劇照 蕭何,何許人也?西漢初年大臣,沛縣人。秦末追隨劉邦起兵。攻進(jìn)咸陽后,在諸路各將沉醉于咸陽的繁華和奢靡時,蕭何卻忙于接收秦相、御史府等所藏御令、圖書,使劉邦得以掌握全國戶口稅收、民生民情和山川地勢,對日后劉邦政府政策的頒布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漢傳奇》蕭何劇照 此外,還建議劉邦以蜀地為基點(diǎn),信奉黃老學(xué)說,實(shí)行與民休息政策,招賢納士。在定三秦過程中積極獻(xiàn)策,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西漢建立后助劉邦除掉諸異姓王。出任相國,并輔佐漢惠帝,對西漢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 韓信這一生,兩次重大轉(zhuǎn)折都與蕭何相關(guān)。可謂真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蕭何月下追韓信 當(dāng)時韓信從項羽陣營投奔漢王劉邦,卻始終未能得到重用,于是氣餒的韓信趁夜偷偷溜走。蕭何一直認(rèn)為韓信是大將之才,氣度不凡,對此感到十分痛惋,十分著急,騎上快馬親自追趕上去,追了兩天,才將韓信找回來,并力薦韓信為大將軍。正是因為有了蕭何這個伯樂的賞識,韓信才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軍事才能,才可以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至垓下全殲楚軍成就不敗神話,才可以封王拜將。 可韓信敗于蕭何之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shí)。若不是呂后聯(lián)合蕭何設(shè)計,狡黠如韓信,軍事場上的老手、見慣虛虛實(shí)實(shí)的他,又怎會輕易入套。最后韓信被呂后和蕭何以高帝班師回朝為名,被騙入長樂宮中,斬于鐘室,三族被滅。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不得不說,韓信這一生只有蕭何能治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