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
世間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與損友之分。友直、友諒、友多聞,都是對自身修養(yǎng)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講真話的朋友;'友諒',是個性寬厚、能夠原諒人的朋友;'友多聞',是見識廣闊、知識淵博的朋友。 對自身修養(yǎng)無益而有害的損友亦有三種:'友便辟',是指有特別的嗜好,或者軟硬不吃、不經(jīng)意間便會將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個性軟弱、依賴性強,缺乏個人主見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是專門逢迎拍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 ,敗事有余。
《佛說孛經(jīng)》中說:'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其實,如花、如秤的朋友便是孔子提及的損友的另一種表述,如山、如地的朋友則是益友的另一種概括。
有友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損之,見富貴則附,見貧賤則棄。這類朋友對待你像花一樣,當(dāng)你盛開時,將您插于頭鬂、供奉桌上;假如你凋謝了,他便毫不憐惜將你丟棄。當(dāng)你擁有權(quán)勢、富貴時,他把你捧到高處,凡事奉承、隨順;一旦你功名富貴隨風(fēng)而去,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他就背棄你,離開你。有友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這種朋友像秤一樣,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頭;如果你比他輕,他就高起來。當(dāng)你有名位有權(quán)力時他就卑躬屈膝,阿諛諂媚;等到你無權(quán)無名一身輕,他就昂起頭來,俯瞰你了。
有友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樣,高山能廣植森林,豢養(yǎng)各種飛禽走獸,任憑它們聚集其中,自由自在。所以,益友像山,心胸廣闊,正直高聳,寬厚待人。有友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yǎng)護,恩厚不薄。所以,益友如地,澤被萬物毫無怨尤,可以擔(dān)待我們的過錯,幫助我們不斷成長。因此,朋友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多交益友,少交損友,才能真正從朋友身上學(xué)到為人處事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