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有這樣一則故事。
在一個村子里,生活著一對爺孫。爺爺每天都起得很早,然后坐在桌子旁讀書,而孫子總在竭力效仿爺爺。
一天,孫子問爺爺:“爺爺,我一直試圖像你一樣讀這些書,可我很多看不懂,而且就算看懂了也會很快忘記書上的內(nèi)容。那么讀書的意義何在呢?”
爺爺沒有說話,拿來一個裝過煤球的竹籃子,讓孫子到河邊打一籃子水回來。孫子按照爺爺說的去做了,可等孫子返回家中,竹籃里的水已經(jīng)漏得一滴不剩。
爺爺笑著對他說:“下次打水的時候,你必須要跑快些。”但孫子發(fā)現(xiàn),無論跑得多快,竹籃依然裝不住水。
這時候爺爺讓孫子看看籃子,本來滿是煤灰和污垢的臟籃子,經(jīng)過清水的沖刷,已經(jīng)變得干凈如新。
讀書就像這臟籃子打水一樣,你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它,也記不住多少內(nèi)容,但只要你用心閱讀它,它就會在不知不覺間凈化你的心靈。

- 2 -
龍應(yīng)臺曾經(jīng)給他21歲的兒子安德烈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當然,很多人會說龍應(yīng)臺這話指的是學生時期的課本知識,其實課外讀物也一樣。
很多時候,當我們身邊或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了一件熱門事件時,朋友圈如果出現(xiàn)針對這事件的一段特別有深度的話,底下評論就會出現(xiàn)很多“借來轉(zhuǎn)發(fā)一下”的評論。
這時我明白,我們讀書是因為當我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以流暢的發(fā)表出,而不是說“我想借用你的話來轉(zhuǎn)發(fā)一下”。
所以讀書的意義就在于,當我們看見夕陽西下,孤雁南飛的時候,脫口而出的不是:臥槽,快看,好多鳥飛過去??!而是:落霞與孤雁南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一個常讀書,涉獵廣泛的人,無論遇到什么話題,相信都不會冷場。書讀的多了,想表達的東西自然可以信手拈來,即使不能做到出口成章,但提高表達能力還是可以的,滿腹經(jīng)綸的人總會被更多的人所認可。

- 3 -
三毛女士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fù)記憶,其實他們?nèi)允菨撛诘?。在氣質(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p>
古人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讓我想起了一位著名的主持人,她不管在臺上還是臺下都永遠散發(fā)著自信與知性美,她的談吐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美妙,她的形象或許就是腹有詩書最好的詮釋,她就是央視主播海霞。
海霞曾在一場演講中對臺下的學生說:“希望大家有夢想并勇于追尋自己的夢想,多讀書,讀好書,交更多好朋友,為未來的人生打下更堅實的基礎(chǔ)?!笨梢娝彩俏粣蹠?。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發(fā)大財,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海霞通過自身的成長向大家證明了讀書對人生的重要作用,同時海霞也一直在向人們傳達自己對于讀書的體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讀書去提升和改變自己。
在2017年平安人壽客服節(jié)系列活動——百城讀書沙龍中,就邀請了著名主播海霞,于8月6日在北京進行讀家面對面——“經(jīng)典文化閱讀與語言魅力”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會。在這次讀書分享會中,海霞將會與大家一起享受閱讀樂趣、體會語言魅力。
讀書不一定要為中華之崛起這么偉大,也可只為變成更好的自己。愿每一個用心努力的人,都能堅守并實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