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本該親密無間的家人之間會有種種矛盾?為什么我們總是肆無忌憚地對最親的人惡言相向?為什么我們總是要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為什么父母的婚姻對我們的家庭有如此大的影響? 作者用生動細膩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布萊斯一家從四分五裂,到求助家庭治療師,最后在理解和傾聽中重建愛的信仰,重獲新生的過程.借由書中家庭所面臨的危機,作者帶我們揭開了家庭治療的面紗,也向我們解釋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關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等諸多問題. 本書于1978年成書以來,在全美掀起了廣泛討論的熱潮,成為家庭心理治療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作品。 這是一本值得看了又看的書。 但同時,這也是一本不太容易讀下去的書。我差點半途而廢。 與《發(fā)現愛,找回愛》不同,后者故事性更強,而且面向的受眾群是普通讀者,所以在語言上更加淺顯,也更加符合一般讀者的語言習慣??墒乔罢叩膶懽髂康闹唬褪亲尭嘈睦韺I(yè)人員能夠了解和學習家庭治療。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有時候會不太明白一些術語,有時候則是不太了解某個微表情治療師的解讀緣由。 但是,這本書有魔力。 它能讓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因為思考,會讀得很慢。但是也因為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反思個體自身,也反思所在的原生家庭,在不斷的對照思考中,你對自身和原生家庭會有更深的理解,并從而對家庭治療產生深刻的興趣。 朱樹男老師在領讀音頻里曾說,這雖然是一本寫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書,并且書中的案例來自于一個美國中產家庭,但是當我們在進行閱讀時,卻會驚奇地發(fā)現,21世紀的今天,類似的家庭結構,同樣的爭吵話語,正在我們的生活中重復著。當時聽讀的過程中,我對這句話不以為意。但是當我一頁一頁地翻閱本書時,我不禁為我曾經,甚至現在對母親說過和克勞迪婭一樣的話而震驚。 所以,當我越過了最初的閱讀障礙,開始進入這個家庭的故事,似乎自己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分子時,我發(fā)現,我對此書,欲罷不能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家庭里孩子與父母的不和,有可能是夫妻問題的投射。孩子有可能是夫妻指責對方的“替罪羊”。當母親卡羅琳指責女兒克勞迪婭一回到家就關上房門做自己的事情時,其實是對丈夫大衛(wèi)一回到家就把自己鎖在書房完成堆積如山的法律工作的強烈不滿。同樣,當二兒子丹只是想知道是否需要給姐姐留個紙條以告訴她第二天早上要借用她的自行車時,父母分別提出來的讓他不知所措的建議,其實是夫妻二人對彼此的想法和行為的不認可。剛開始,夫妻二人都以為這是自己跟孩子的相處問題,可是,治療師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敏銳地感覺到這本質是夫妻關系問題,兩個孩子其實都是“替罪羊”。 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會以在自身家庭如此高的重復形式呈現。書中記錄的其中一次爭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妻子卡羅琳親自把房間粉刷了一遍,希望得到丈夫大衛(wèi)的肯定。大衛(wèi)回家后也的確對卡羅琳提出了贊賞。但是卡羅琳非常憤怒,她認為大衛(wèi)的回應一點都不走心,只是面子上隨意的敷衍。大衛(wèi)也非常憤怒,他認為自己已經竭盡所能給予回應了,只是因為沒有按照卡羅琳想要的方式回應,卡羅琳就如此不滿,他覺得不可理喻??_琳認為大衛(wèi)現在從不用心關心自己,大衛(wèi)則認為卡羅琳太依賴自己,讓自己有窒息的感覺。 在咨詢的后期,大衛(wèi)的父母也應邀加入治療,當大衛(wèi)的母親伊麗莎白說出那句“他忙得很,根本就沒有時間寂寞?!碑敶笮l(wèi)的父親回應:“我覺得她依賴性太強了,我不想她太黏著我?!蔽液涂藙诘蠇I一樣發(fā)出了會心一笑,這兩對夫妻的吵架方式,簡直就如出一轍,用克勞迪婭的話來說,只是祖父母的吵架更“文明”一點而已。 這個細節(jié)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在我身上,幾乎發(fā)生過一模一樣的事情,只是事情從粉刷墻壁變成了買衣服。可是現在的我,對另一半,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因為各自原生家庭的不同,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解讀方式是不一樣的。正如書中所說:“一個人所知道的形式——就是他認知的形式。”有時候,不是對方不愿意用你的方式對待你,而是在他的認知里,他根本就不知道有那樣的應對方式,他的原生家庭也沒有提供類似的行為范本,試問這樣,要他滿足你“愛我,就該懂我”的心理,是一件多么強人所難的事情! 《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讓我第一次認識到了家庭治療的方式和威力。以前我總以為心理治療是很個體私人的事情,就算自己現在的思維和行為跟原生家庭息息相關,但是秉持著“誰痛苦,誰改變”的原則,只要自身的心理治療足夠理想,同樣可以解決問題。書里的這個詳細的案例,卻讓我看到,當把一個問題放到一個家庭、一段關系中去解決時,也許更容易發(fā)現問題背后的實質。而關系中各方的問題的深挖,解決,療愈,又可以彼此影響,不僅讓原來棘手的問題得到解決,甚至能讓棘手問題背后的問題得到解決,不僅治標,還治本。 適逢平臺對內部學習的咨詢師推出各大療法的介紹,以這本書為契機,我忽然對各大療法都有了濃厚的興趣。頓覺人生真的很奇妙。我們永遠都無法預知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但是當我們完成了當下的事情時,它就會影響未來。 投稿 Contributions 「保持初心」 投稿文章可以發(fā)至郵箱liliping@pxzline.com,或者私信聯系本班班主任。 千位書香閨蜜貼身陪護 百位高級咨詢師睿智領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