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玉平,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領導理論、人力資源和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主講課程包括《解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看水滸說管理》《三國管理謀略》等,開辟了運用管理學和心理學原理解讀傳統(tǒng)經典的新領域。曾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設過《向諸葛亮借智慧》《跟司馬懿學管理》等課程。出版專著有《比強者更強》《梁山政治》《青梅煮酒論領導》等。
《水滸傳》是一部關于英雄和夢想的奇書,書寫了梁山好漢的俠武義膽,萬丈豪情。梁山領頭人宋江是一個武不能上馬定乾坤、文不能提筆安天下的人,卻領導了一個集合了各路高手的團隊,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2月25日,《百家講壇》特邀主講人、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博士趙玉平教授為讀者解讀《水滸傳》中的團隊智慧。那天,趙玉平一身黑色中山裝,站著完成了激情澎湃的演講。他妙語連珠,引經據(jù)典,講到幽默處,底下觀眾無不撫掌大笑。
“宋江憑什么能統(tǒng)領108將?”
在趙玉平看來,《水滸傳》這本書浸透著施耐庵濃濃的個人情緒和價值觀。
整部小說,單從顏值高低就可以分辨好人還是壞人,好人顏值低,壞人顏值高,可以說是“英雄不談愛情,美女都是壞人”。
更神奇的是,《水滸傳》里最壞的兩個女人,一個是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一個是楊雄的老婆潘巧云,都長的特別漂亮,然后都特別壞。為什么那么巧,正好都姓潘呢?
趙玉平笑著說,很可能施耐庵曾經被一個潘姓美女傷害過。所以,看作品先要看作者,文學也是人學,如果光看作品,就有可能被誤導。
趙玉平認為,每本書都有它的閱讀方式。雖然《水滸傳》是本名著,但不否認書里有很多價值觀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是與當下不符的。
有句話說“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還有人說《水滸傳》內容太暴力,不適合青少年閱讀,對于這種論斷,趙玉平認為《水滸傳》的文學水平還是很高的,青少年不妨閱讀一些少兒版或是節(jié)選版的《水滸傳》。
趙玉平說,《水滸傳》里最值得研究的一個人物就是宋江。他是山東省鄆城縣縣衙的押司,用今天的話說,他就是縣政府辦公室管公章的秘書。他既不能文,也不能武,而且長得面貌黝黑,五短三粗,但他就是有本事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拿宋江對待武松為例。武松的出場十分潦倒,大冷天,他一個人光著膀子在烤火。因為他脾氣暴躁,又看不起人,幾乎所有人都不待見他。宋江做的第一件事是先給武松改造形象。白天為他做了兩套好衣服,當天晚上又給了他一包銀子。
第二件事是投其所好。宋江知道武松最喜歡喝酒,因此每到一處喝酒,都帶著武松,逢人便介紹這是我兄弟武二郎,少林寺名滿天下。
第三件事是關鍵時刻升華感情。武松離開時,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說了不少煽情的話,最后給了武松一個包袱,里面有一錠大銀,紋銀10兩,說此去山東,山高路遠,一定用得上。武松感動得當場跪下,說哥哥我活20多年,對我最好的第一是我的親哥,第二就是你。從此以后武松對宋江無限崇拜,無限忠誠,成了宋江的主要打手,關鍵時刻就替宋江出頭。
趙玉平說,讓人心服口服不在于你是誰,而在于你能給大家?guī)硎裁础H绻隳芙o大家?guī)頊嘏蜐M足,你自己形象差一點,能力差一點,口才差一點都沒有關系,宋江就是明白這一點,才當上了梁山領袖。
“魯智深的脾氣咋那么大”
《魯提轄拳打鄭關西》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适?。他的暴脾氣也是有目共睹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話說魯智深拳打鄭關西以后成了通緝犯,他要躲避官兵的追捕最后選擇了一條路——出家。宋代有個特殊的法律,就是只要你出家了,就不再追究以前的罪責。
于是,魯智深在五臺山出家了,人是出家了,可生活習慣沒變。他的生活習慣有三個,第一練武,第二喝酒,第三打人。
和尚們看不慣他,把他告到長老那里。智真長老卻不以為然,他對魯智深作了一句評價:“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這句話是說魯智深的佛心藏得深,將來的境界很高。
也就是說,魯智深是一個習氣不好,但根氣很好的人。他拳打鄭關西,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因為心里裝著別人,全然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這一點境界就比很多人高。
那么,像魯智深這種本質不錯,需要情緒管理的人,應該怎樣管好自己的脾氣呢?
趙玉平說,發(fā)脾氣其實是一種理解方式的障礙,當你對事情有負面理解的時候,你就會發(fā)脾氣。這個時候你只要換一種理解方式就不會生氣。每一個事情都有四種理解方式,第一是你的理解,第二是我的理解,第三是旁觀者的理解,第四是理論的理解,你只要換這四種方式想一想,你的怒氣便會煙消云散。
“生活中的很多痛苦,是不能容忍身邊人的缺點”
趙玉平說,《水滸傳》里,在是否讓白勝參加革命這件事上,梁山團隊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有人認為英雄隊伍,不能要這種齷齪的鼠輩,也有人認為做天下事用天下人,用對了就是精彩,用錯了就是障礙。最后,還是給白勝留了一個位置。
趙玉平說,生活中的很多痛苦,是不能容忍身邊人的缺點。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身邊人的缺點呢?
趙玉平總結,第一,用發(fā)展的眼光看缺點;第二,用匹配的眼光看缺點;第三,用認同的眼光看缺點。做到這三點才達到人際關系的最高境界。
年輕的時候,誰沒犯過錯誤,但不妨礙一個人繼續(xù)前行。因此,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缺點。
用匹配的眼光看缺點,就是有些活林沖、武松、魯智深干不了,只能白勝干,比如溜門撬鎖,比如通風報信,比如偽裝成貨郎給別人下點藥,這些事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所以,用認同的眼光看缺點,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缺點能被你馬上識破,說明這個人至少真誠。在校園里,趙玉平是個頗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不僅因為他課上得好,他還是個“知心大哥”,學生有什么雞皮蒜毛的瑣事都會請教他。
買鞋啦,找女朋友啦,先考研還是先工作啦......這樣尋常的問題,他總能從古人的故事中尋找到答案。
有個學生問他,趙老師,我感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我了。
趙玉平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個盲人點著一盞燈,走在昏暗的過道里。有人問他,你眼睛看不見,為什么還點燈呢?盲人說,可以照亮別人啊。大家都說這盲人境界真高。
等大家走遠了,這盲人幽幽地說了一句:照亮別人,別人才不會撞到我。
其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照亮了別人,或許就能找到迷失的自己。
【趙玉平推薦書目】
《影響力》 作者:西奧迪尼
本書對日常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精彩的分析,比如為什么超市提供免費試用的東西、加入團隊要宣誓、牙膏廣告的主角都穿白大褂等。作者向人們展示了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歡、權威、稀缺等原理對人類行為的巨大影響,人們既要會利用它們又要避免落入陷阱。
《智囊》 作者:馮夢龍
本書成書于明代天啟年間,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慧故事1200 余則,而且進行
了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二十八類。書中體現(xiàn)出的智慧謀略令人拍案叫絕。
《汪曾祺自選集》 作者:汪曾祺
汪老是文學家又是美食家,他的語言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小題材大情懷充滿中國味兒,呈現(xiàn)出日常生活之美,以沖淡委婉而又有彈性的敘述,寫凡人小事、鄉(xiāng)情民俗、花鳥蟲魚、美食小景,于不經意之間論事談人獨具妙味,成就了當代小品文的經典和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