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到手,每個車主都必定興奮不已,但是看過了很多喜劇和悲劇的火仔還是要提醒大家,看車挑車和自己開車是不一樣的! 一旦手續(xù)辦完,車輛的安全就全依靠車主本人了,特別是很多車主因為太過興奮或粗心大意上路后直接進病房,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要想安全提車用車,火仔建議你準備好這幾樣東西。 一、謹慎的心 俗話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老司機雖然駕駛經(jīng)驗豐富,但也容易犯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對于同一部車來說,駕駛經(jīng)驗自然可以提高安全系數(shù),可對于一部新車來說,情況就要酌情分析了。 雖然買車之前肯定進行過試駕,但當時駕駛員的心理狀態(tài)和道路狀況肯定都和真實路況有所不同,再加上不同車輛油門調(diào)教、懸掛系統(tǒng)的差異,車主要想把車開順當必定需要一定時間磨合。 此外隨著車輛科技水平越來越高,車主在興奮期也可能貿(mào)然啟動不了解的車輛功能,比如ECO節(jié)能模式對油門敏感度會有較大影響,自動駐車意外被關(guān)閉后會有溜車隱患等等,火仔建議車主認真閱讀車輛說明書然后在上路。 所以說,提車回家、上路帶什么都不如帶著一顆謹慎的心管用。 二、行車記錄儀 很多車主都明白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但卻不一定在一開始就有意識安裝行車記錄儀,畢竟……哪有那么巧會一提車就撞車? 但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會發(fā)生,火仔的確在生活中看到過提車就交“一血”的情況,大家除了表示同情外似乎也沒法提供什么好的解決方法。 所以說,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先預備好一臺行車記錄儀最好。 三、充電線/充電轉(zhuǎn)換器 科技豐富了生活……前提是手機有電。 提車必然是一個耗時間和精力的事,手機可能也會因為頻繁使用而快速耗電,雖然車輛大多配備了充電接口,但沒有充電線上車之后還是會抓瞎。 火仔建議車上常備至少一根充電線,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車輛在購買后,還需要很多東西來提升用車品質(zhì),比如臨時停車牌,或者車載手機支架,不過火仔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在買車會后再買,當然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購買質(zhì)量可靠的產(chǎn)品。 此外新車的車內(nèi)空氣必然會比老車差一些,要想避免呼吸在充滿甲醛的環(huán)境中,火仔建議大家開車前幾百米一定要開窗通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