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氣溫高、氣壓低等因素的影響,給我們垂釣增加的難度,如果不懂一些垂釣技巧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一無所獲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時,難度更大,這是因為自然水域中魚情分布很不均勻。下面為各位釣友分享一些夏季垂釣鯽魚的技巧: 一、釣時 在夏季垂釣鯽魚時,盡量選擇在清晨,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去垂釣。這是因為清晨時氣溫較低、水溫也適合鯽魚的活動,而且此時鯽魚會上浮到淺水區(qū)進行活躍,比較容易垂釣。 等到下午三點半后,氣溫開始慢慢下降,也挺適合垂釣,而在夏季的中午,氣溫較高、氣壓偏低,淺水區(qū)的水溫也會升高,這時魚兒會紛紛下潛到水域的深水區(qū)進行避暑、覓食。此時應采用釣底法。 二、釣位 在夏季野外垂釣鯽魚時,釣位應選擇在距離岸邊6-8米處,水深可在1-1.5米處。如果我們所選擇的釣位附近有水草生長的話,建議釣友們選擇在水草附近進行打窩。 這是因為夏季時水域的水溫偏高,而水草附近溫度比較低,所以魚兒會在此區(qū)域聚集、覓食,而且水草又能給魚兒提供 庇護場所。其次、由于夏季氣壓偏低,建議大家在流水水域中進行垂釣,因為這樣的水域中魚兒的活躍性偏高。 三、打窩 在夏季野外垂釣鯽魚時,打窩時所使用的窩料可使用酒米、維他米等,不用太過復雜,而且窩料的用量盡量少一些。這是因為夏季的魚兒吃食較猛,窩料的用量過多時,魚會一次性吃飽,然后就會遠離。所以窩料要盡量少一些,我們在后期可以勤補窩。以便能讓魚兒更長時間留在窩點內(nèi)。 四、看漂相、提竿的技巧 掌握提竿時機,也就是能懂得判斷魚漂的漂相,特別是使用傳統(tǒng)釣法在野外垂釣時,大多使用七星漂。多數(shù)的垂釣者會等到魚漂出現(xiàn)送漂的現(xiàn)象時即可進行提竿。但其實使用七星漂垂釣時,當魚咬鉤后,魚漂的漂相大多是:快速的進行抖動、移漂、頂漂、黑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