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拳的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形意拳的剛勁也就是明勁就有穿透之勁, 要打透必須放松和有意透敵背之意, 如果對方?jīng)]有防御的內(nèi)力, 則任何一種力都可以輕易將其穿透。 所以打沒練過的普通人太容易了。 穿透力,一說是滲透力, 只要掌握要領,并不難練出來。 我個人認為一般的基礎穿透力,是自由落體加上速度,也就是重力加速度。 我經(jīng)常在給新員上課時用到這種力量—— 放松的手臂是自由落體,加上一個下落時的加速度,可以輕松的打透一個人的手臂。 無論是短距離的抖寸勁,還是長距離的大劈,都是這個原理。 穿透力是指此力有穿透到對方內(nèi)部的特點, 只要能打透對手的力,都可以是穿透力。 形意拳,形意拳中的螺旋力, 太極拳中的纏絲勁打出的拳, 都是穿透力的一種。 穿透力的產(chǎn)生所需大致基本條件, 瞬間作用力的作用速度需足夠快。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的重要, 勁留在對方身上的時間長。 記得我?guī)煾冈诮涛倚我馊臅r候說過, 拳打出后要頂住不動。 還特別的強調(diào)不要縮膛。 其實就是要延長作用時間。 拳重沉但作用時間不長, 挨上一拳是挺痛, 但隨即身體脫開, 雖痛但已不覺得有勁在身上起作用了, 可挨上勁長一拳,身體在倒退中好象勁還作用在身上。 實戰(zhàn)時,你就想著把手伸到他肚子里, 摸著他五臟再打起鉆落翻。 真正致命的打擊,是使對手被擊打時原地倒下,而不是“飛”出去。 出拳時腰先向前猛的一擰, 把拳頭象射箭一樣打出去, 當然從肩膀到手指都要放松, 當拳要打到目標之前, 另一側(cè)的腰在向后向下一擰, 達到目標之時,拳頭再用力繃緊。 這樣的一拳一定將對手打穿打透。 出拳時要注意吃住地面,踩住勁。 樁功要穩(wěn),要牢,要與地面合在一起。 穿透力可以透過表面而傷內(nèi)臟,最重要的是發(fā)勁前要先放松。 雙手在和對方頂住無法放松時,要讓對方的勁沉到自己后腿上。 肩甲骨不能被對方頂?shù)暮罂s,要含胸吃住對方的力。 頂力時不要把勁處于發(fā)完狀態(tài),要處于蓄力狀態(tài), 否則你是無法發(fā)力的,只能是把對方頂住而已。 要想把穿透力打到對方身體內(nèi),拳頭要握緊,而且是越緊越好,出拳想打出透勁,必須放松手臂,輕松把人打飛的不傳之密是“大形過位”,就是步要過人,身要過人,手要過人,整個人要過人, 步要過人,我前腳要超過敵人的后腳, 你的步要把敵人掀起來、趟出去。 身要過人,把自己的重心砸在敵人的重心上, 要把敵人砸倒、撞飛。 手要過人,要把敵人打穿、打透, 我所學形意拳講究催三節(jié),驚四梢。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出真正的全身整勁。 就是說要把頭發(fā),舌頭,牙齒,眼睛,都算上,一起使勁。 通過握緊的拳頭,把對手直接打透。 形意拳硬打硬進之時, 所發(fā)出的整勁, 如虎撲羊剎那頸椎折斷, 剎那撲踩在地上。 接手便使對方失重; 在對方身形不穩(wěn)時迅速進招, 落掌點要入任通督, 也就是從胸前的任脈打入, 對準后背的督脈打, 打蠟燭能夠鍛煉人的穿透力,在練習時, 不能用手扇風,必須用拳頭打出去, 這是練習集中力量,跟力量大小無關, 力量越集中,滅蠟燭的距離就越遠。 真正的高手不在有多大力量, 而在于能集中多少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