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是南紅進入文玩收藏投資市場的第四個年頭,也是最關(guān)鍵最具有爆發(fā)性的一年。與其他興起不久又即刻消亡的文玩品類不同,南紅能成就今日的輝煌,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其材質(zhì)的獨特性。 錦紅、冰飄、柿子凍...各色材質(zhì)賦予了南紅多變的美,也讓它的升值變化遠比其他寶玉石更為劇烈。 就單說冰飄這個品類吧。2016年初,一串成色好、冰底干凈的飄花單圈僅售2-300元;而到了2017年初,同樣成色的手串價格已經(jīng)翻了5倍不止,遇上飄花特殊的品相,2-3000元的價格十分正常。 飄花單圈手串 這當中發(fā)生了什么?原料的日漸稀缺,促使工藝發(fā)生了轉(zhuǎn)型! 這幾年市場上的原料稀缺情況,相信在西昌從事采購、收料生意的朋友是深有體會。 早幾年,原石攤位在南紅橋下擺得滿滿當當?shù)模瑤资镆宦榇谋h、包漿料毛料都是論斤稱,按袋賣。更有說,一些彝族人辛苦背下山來的石頭沒人要,拿去店鋪里換一碗米線都慘遭拒絕;而現(xiàn)在,5-6點的早市打著手電筒去收料子,一星期下來也許還收不到一塊能動工的。不是沒錢買料子,而是有錢都買不到好料子! 西昌市場,料子挺多,但好料稀少 以前大家不懂貨,拿包漿料來磨珠子,現(xiàn)在誰敢這么干?冰飄也是,以往用傳統(tǒng)工藝對冰飄料子進行俏色雕刻,美則美矣,但總覺得與其他材料沒有什么區(qū)別。和田玉用這種傳統(tǒng)手法表達是很適合的,但把同樣的工藝套用在冰飄上,就是生硬、粗暴了! 傳統(tǒng)手法下的冰飄寶寶佛作品,一級高冰的料質(zhì),首尾飄紅處理生硬,缺乏一絲韻味。 南紅是有生命力的材料,需要充分的挖掘,更需要一種專屬于南紅的工藝。隨著材料的不斷升值,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冰飄如果再像現(xiàn)在這樣循規(guī)蹈矩地做下去,展現(xiàn)不了它更深層次的價值,將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原料的日漸稀缺,只會讓冰飄南紅逐步陷入“有價無市”的困境! 經(jīng)典的蝶戀花主題,但畫面平板僵硬,缺乏靈動之感。 可以說,冰飄南紅的這一轉(zhuǎn)型困境,一直持續(xù)到了16年下半年。南紅的發(fā)展利好勢頭吸引了一批翡翠、壽山石、黃龍玉等從業(yè)者的進入,同樣的,隨之而來的瑞麗、福建等地的成熟工藝,讓冰飄南紅再次煥發(fā)了生機 —— 這批工藝給南紅帶來的細節(jié)革新,可以說是一次飛躍式的升級。 比如,加入了翡翠上運用純熟的拋光工藝。柔且細膩,純手工處理,打磨出了每一個細節(jié)的圓潤感: 喜上眉梢印章 又如,增加了雕刻選材的廣度、新穎度。一改漫天神佛、花鳥山水的傳統(tǒng),融入了更多來自紅木家具、民俗民藝的元素: 蝶戀花 最關(guān)鍵的是,以鏤空雕刻帶來了雕刻手法的全面突破。在冰飄南紅的應用上,形成了 大膽取料、摳料,以強烈的材質(zhì)對比突出冰飄(凍料)的特色。 松鶴延年 它抹去了冰飄南紅模棱兩可的界限,讓飄紅與冰底相得益彰,凍與紅肉平分秋色... 還原出冰飄(凍料)分明、凌厲的對比之美。 敢于顛覆傳統(tǒng),不斷地做著摳去、剔除的“減法工藝”。以工顯料,才是挖掘出冰飄、乃至南紅其他各大特色材料的專屬工藝! 松鶴延年 這樣的雕刻作品,重新定義了南紅的材料特質(zhì),也給南紅行業(yè)帶來了一股全新的風潮,受到了廣大藏家、玩家的認可與喜愛。相信在接下來時間里,我們能夠見證南紅新一輪的市場興盛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