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之夏(富書簽約作者),轉(zhuǎn)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前天聽網(wǎng)課的時候,一個同學忽然發(fā)出一段超長的文字,使得老師不得不停頓了兩分鐘。 趁著這個時間,我仔細看了看那段話,除了段首是在問投資回報的問題,其它都是個人欠款信息。 他雖沒說總額,但明顯壓力巨大。 顯然,大家都被他那一長串欠款信息驚呆了。這樣的情況,真的適合學投資嗎? 見大家都在質(zhì)疑,他理直氣壯地說:“老師不是說要提升自己嗎?我是欠了很多錢,但我沒放棄,還努力找方法,這有錯嗎?” 聽了他的話,老師嘆了一口氣說:“你這不是自我提升,是逃避現(xiàn)實。” 隨后,就聽老師解釋說,人生最大的投資,是投資自己的大腦。 但在此之前,至少得弄清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如果連自己該學什么都不知道,那所謂的提升,也不過是在浪費時間。 一個債務纏身的人,最要緊的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升職加薪,想辦法把錢還上。 如果不顧現(xiàn)狀,亂學一通,甚至把工作擱置,最終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投資是該學,但不是現(xiàn)在。 老師的一番話似乎說動了他。他半天沒吭聲,后來也沒再出現(xiàn)。 他的行為,讓我不禁想起了蘭蘭。 02 蘭蘭是圈子里最早嚷著要自我提升的人,一開始,她真是大家的楷模。 什么一天看一本書,下班去健身,周末學拉丁,生活過得多姿多彩,讓我們這些加班狗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可正是這樣的她,在公司由線下主攻線上的時候,卻被老板辭退了。 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感覺老板再怎么整改,也不可能辭退她呀,她這幾年學了那么多東西,怎么會被辭退呢? 后來,我們問了蘭蘭才知道,老板留下來的員工,要么是擅長營銷推廣的,要么是擅長設計制作的,再不然就是懂代碼編寫的。 像她這種好幾年都沒學習新技能的員工,留下來也是浪費公司資源。 經(jīng)她這么一說,我們才明白,原來她所謂的“自我提升”,僅限于改變生活方式。 就說看書吧,她的確一天看完一本,可她看的是小說,還是那種走馬觀花地看,了解了大概劇情,也沒認真想一想,就開心地覺得今天的自己已經(jīng)和昨天不一樣了。 她看電影也和看書差不多,把劇情過一過,知道大概在講什么就行了。至于電影內(nèi)涵,她壓根不在乎。 再有深度的電影,在她眼里,也只是計劃表里完成或者未完成的項目,與生活無關。 至于她學的種花養(yǎng)草、健身跳舞,沒有哪一樣是和她的本職工作有關的。 最關鍵的是,她學這些東西,純粹是為了提升而提升。既不能改善目前的生活質(zhì)量,又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當然,學習這些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不顧現(xiàn)狀,盲目跟風,還誤以為自己一直在提升,那就偏離了“自我提升”的軌道。 03 蘭蘭在學習前,沒有特定的目標,只覺得大家都在說“自我提升”很重要,于是,她也跟著學。 比起光說不做的人,她的行動力可謂超強。她覺得,只要自己做了,就證明自己在進步??烧l知,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jié)果。 對一個目標明確,自身定位明確的人來說,蘭蘭做的這些或許是個好選擇。 但對一個像蘭蘭這樣,工作隨時有可能被替換的人來說,這就是浪費時間。 因為,她根本沒注意到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所以她補足的,是目前的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蛇@些東西,卻花掉了她幾乎所有的業(yè)余時間。 被動離職后,她想了很久,終于意識到,正是這種形式上的提升假象蒙蔽了她,讓她止步不前。 和追劇、打游戲比起來,這些確實對生活有益??烧沁@種益處,讓她誤以為自己每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樣。 可現(xiàn)實是,每過一天,她的工作技能都退步了一點。因為她沒進步,別人卻進步了。 可想而知,她失業(yè)是遲早的事。 健身、跳舞的確是不錯的選擇,可方式再好,如果不適合現(xiàn)在的自己,也沒什么意義。 至少,對目前的自己來說,學不學都無所謂。真正要學的,是提升工作技能,增加競爭力。 至于讀書,也不是越多越好。比起一年讀300本書,我覺得用讀300本書的時間來讀10本好書更合適。 因為一本真正的好書,只讀一遍,是遠不能理解透的。唯有讀完后實踐,再回顧,再揣摩,才深得要領。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檢驗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升級的好方法。 04 記得課上有個同學分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時說,她曾經(jīng)是個全職媽媽,中專畢業(yè)。 結(jié)婚前也有穩(wěn)定工作,所以孩子漸漸離手后,她一直想重回職場。 但她覺得自己學歷不高,中間又有幾年沒上班,再開始,恐怕跟不上。 并且,她上班那會兒電腦還沒普及,所以她連開關機都不會。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到了一張電腦培訓方面的宣傳單,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開始學習計算機。直到辦公軟件熟練掌握后,她才抽空學英語。 可英語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簡單。一期的課程結(jié)束,她感覺自己沒學到什么,于是又重報了一期,繼續(xù)學。就這樣,她邊學邊工作。 等她熟練掌握了英語日常交際后,又發(fā)現(xiàn)自己的溝通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有欠缺,于是她開始學習心理學…… 她明確地知道自己落后于別人,于是拼命補足,這才得到工作機會。 工作后,她又針對自己的短板,一項一項有計劃地學,不斷提升自己。 到現(xiàn)在,她仍是一名普通的媽媽,但在職場,她卻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些在過去,她想都不敢想。 木桶效應說,一個團隊的能力,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對于個人也是一樣,要想裝下更多,除了“揚長”,更重要的是“補短”。
自我提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它很難在短期內(nèi)讓人看到成效。就像復利曲線一樣,只有達到那個拐點,才能呈直線增長。 有一部分選擇它的人,在看不到成果后,會質(zhì)疑自己的選擇,漸漸的,也就開始尋找捷徑。 這些捷徑看起來和真正的自我提升無異,但實際上,它卻在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以一種更不易覺察的方式逃避人生。 而這個時候,你就離那個復利拐點越來越遠。 作者簡介:雪之夏,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一個人走走停停,所幸身邊始終有很多朋友陪伴,讓我還能向上生長。熱衷寫字、攝影、繪畫……對未知的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成長的過程十分緩慢,但從未停止。本文首發(fā)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chǎn)生活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