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瀆古鎮(zhèn)有條香溪,250年前乾隆第一次就是從這兒,自御碼頭棄舟登岸游覽木瀆。

木瀆的歷史源遠流長:想當年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于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于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
它位于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江南著名古鎮(zhèn)。

乾隆皇帝下江南“民間行宮”——
虹飲山房位于嚴家花園東200米處,是清代乾隆年間蘇州近郊著名園林,因為門對香溪,背靠靈巖,“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過于其它園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瀆的時候,必到虹飲山房,在這里游園、看戲、品茗、吟詩,直到夜色降臨,才依依不舍,順著門前的山塘御道,返回靈巖山行宮。

御碼頭和御碑




五一假期,來古鎮(zhèn)的游客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欣賞到乾隆皇帝的御游表演,更能化身為其中一員,隨“乾隆皇帝”浩浩蕩蕩的重走帝王巡游路。





手工姜糖:

木瀆為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zhèn),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迄今仍保留有十余處。
嚴家花園在木瀆鎮(zhèn)山塘街王家橋畔,門對香溪,背倚靈巖,該園是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后歸木瀆首富嚴國馨,園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處精巧稚致,幽深婉約,顯示了營造者獨具匠心的造園藝術(shù)。

山塘街鷺飛橋東五十步有古松園。其建筑布局為前宅后園,典型的清代宅第園林風格。宅內(nèi)各處建筑古樸雅致,雕刻十分精細,有一定的藝術(shù)和文化價值。后園有一株明代羅漢松,蒼翠虬勁,姿態(tài)優(yōu)美,古松園即因此松而名。

這座叫西施橋,木瀆的許多故事多與西施有關(guān)。
榜眼府第在木瀆鎮(zhèn)下塘街,為林則徐弟子、晚清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門對胥江,前宅后園結(jié)構(gòu),具有典型的江南宅第園林建筑風格。
沿街商業(yè)繁茂,古色古香,保持了完整的古代街區(qū)。
原汁原味的理發(fā)店
特別要向觀眾介紹的南街中段——廊橋,更像一塊小巧玲瓏的碧玉,相嵌在粉墻黛瓦、青水綠蔭之中。
廊橋建于清末民初,廊上覆以黛瓦,兩側(cè)列有木樁,人在廊橋內(nèi),可憑欄觀景,欣賞沿河錯落有致的清朝民居和整齊堅實的石駁岸、河埠頭,能使人沉緬于對吳地風韻的深深陶醉之中!
廊橋經(jīng)通道到南街、廊橋的木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