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嘌醇(Allopurinol),又稱別嘌呤醇,是最早上市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屬于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原藥及其代謝產(chǎn)物均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為尿酸,抑制尿酸合成。別嘌呤醇分靜脈制劑與口服制劑,國內(nèi)僅有口服制劑。 藥物代謝 1. 口服由胃腸道吸收完全,經(jīng)肝臟代謝,約 70% 代謝為有活性的氧嘌呤醇。 2. 口服后 2~6 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別嘌醇半衰期為 1~3 小時,活性代謝產(chǎn)物氧嘌呤醇半衰期為 12~30 小時,腎功能減退者明顯延長。 3. 藥物 70% 以代謝物、10% 以原形或在體內(nèi)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異黃嘌呤形式由腎臟排出。 4. 一般服藥 24 小時,血尿酸開始下降,2~4 周下降最明顯。 使用方法 1. 成人 (1)痛風:常用初次劑量 50 mg,每日 1~2 次口服,每周可遞增 50~100 mg,常用劑量 200~400 mg,2~3 次/日; 嚴重痛風者每日可用至 600 mg。維持量成人每次 100~200 mg,每日 2~3 次。 在血尿酸水平未達標(360umol/L 或 6 mg/dl,其中對于有痛風發(fā)作的患者目標為 5 mg/dl 或 300μmol/L)之前每 2~5 周復查調(diào)整治療;達標后至少每半年復查尿酸、肝腎功。 (2)化療相關的高尿酸血癥:充分水化的前提下,化療前 1~2 天前開始使用別嘌醇,持續(xù)使用至化療結束后 3~7 天。常用劑量 600 mg,每日 3 次。 2. 兒童 化療相關的高尿酸血癥:使用方法同成人,劑量 6 歲以內(nèi)每次 50 mg,每日 1~3 次;6~10 歲,每次 100 mg,每日 1~3 次?;虬凑展矬w重每日 8 mg/kg/d,分 3 次服用,最大劑量不超過 600 mg/d。 注意事項 1. 禁忌使用 對別嘌醇過敏、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明顯血細胞低下者、孕婦、有可能懷孕的女性以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2. 小劑量起始 可以減少早期治療開始時的燒灼感,也可以規(guī)避嚴重的別嘌醇相關超敏反應。用藥初期可能因為血尿酸轉移性增多而誘發(fā)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此時可加用小劑量秋水仙堿 3. 最小有效劑量治療 別嘌醇嚴重不良反應與所用劑量相關,當使用小劑量能夠使血尿酸達標時,盡可能不增加劑量。 4. 腎功能下降時的劑量調(diào)整 如 Ccr<60 mL/min 時,別嘌醇應減量,推薦劑量為 50~100 mg/d,Ccr<15 mL/min 時禁用。 5. 監(jiān)測不良反應 包括胃腸道、皮疹、肝功能損害、骨髓抑制等。 6. 監(jiān)測別嘌醇的超敏反應 主要發(fā)生在最初使用的幾個月內(nèi),最常見的是剝脫性皮炎,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及腎功能不全是超敏反應的危險因素。超敏反應比較嚴重的有 Stevens-Johaon 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系統(tǒng)性疾?。ㄊ人嵝粤<毎龆喟Y、脈管炎以及主要器官的疾病),文獻報道死亡率達 20%~25%。 7. HLA-B*5801 與超敏反應 白細胞相關抗原 HLA-B*5801 與別嘌醇超敏反應密切相關,有條件時在用藥前先進性基因檢測。但并非所有 HLA-B*5801 陽性者都會出現(xiàn)皮膚不良反應,也并非 HLA-B*5801 陰性就一定無過敏反應。 別嘌醇所致皮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約為 2%~5%,只有大約 1% 的患者會轉變?yōu)橹匕Y藥疹,在臨床中沒有必要過多擔憂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而放棄使用別嘌醇這一廉價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出現(xiàn)皮膚不良反應,若早期發(fā)現(xiàn)皮疹后立即停藥則預后很好,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叮囑患者一旦出現(xiàn)皮疹應立即停藥。 引起別嘌醇超敏反應的危險因素包括:女性、年齡>60 歲、起始劑量大于 100 mg/d、腎臟或心血管并存病、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方式,其中最后兩項危險因素可顯著提高別嘌醇超敏反應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
|
來自: 陳捷j2pudiloq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