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威 “工筆精刀摹美人,環(huán)姿燕色幻如真。晶瑩髹漆千層罩,月里嫦娥羨幾分?!边@里的“髹(xiū,意為用漆涂在器物上)漆”和“精刀”說的就是“燕京八絕”之一的雕漆技藝。 如今海外都知道日本的漆器十分有名,殊不知中國的漆器更加歷史悠久,其中雕漆工藝是中國漆器工藝里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它與景泰藍、牙雕、玉雕齊名,被稱為京城技藝的“四大名旦”,也是“燕京八絕”之一。 雕漆,顧名思義就是在天然大漆的漆胎上進行雕刻的技法,雕漆跟一般漆器的胎底不同,它以木灰、金屬為胎骨,在胎骨上進行髹漆,少則八九十層,多達一二百層,至相當?shù)暮穸?,待半干時描上畫稿,然后才能雕刻花紋。 △【宋】剔黑雙鳳穿花長方盤 △【元】剔黑雕漆獅滾繡球圓盒 △【明】剔紅荔枝高足杯 雕漆在光滑柔軟、易于變形的漆層上進行雕刻,極其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素有“出刀無悔”之說,尤其是人物刻畫,沒有數(shù)十年的功力很難下刀。一般一件純雕漆作品往往要經(jīng)過經(jīng)過設(shè)計、制胎、燒藍、作地、髹漆、畫工、雕刻、拋磨、做里、做舊等十多道工序,少需要涂三百至五百道漆,因此,僅是髹漆就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相當繁復講究。 雕漆造型古樸莊重,紋飾精美考究,色澤光潤,形態(tài)典雅,并有防潮、抗熱、耐酸堿、不變形、不變質(zhì)的特點。制造雕漆漆器的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天然漆,是從漆樹上割取下來的淺灰白色液體樹汁。生漆干錮后具有極具韻味和柔和的光澤,顯得明潤透體。在原生漆的基礎(chǔ)上進行加工可以得到制作漆器需要的各種漆料。 △天然大漆 雕漆的范圍很廣,根據(jù)漆色的不同可以被分為剔紅、剔黃、剔綠、剔黑、剔彩等不同的名目,明朝中后期才將它們統(tǒng)稱為雕漆。雕漆橫跨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一度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廷工藝器物,歷來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藝術(shù)價值。 △剔白 △剔黑 △剔黃 △剔紅 明代由于皇宮及國禮需求日增,皇宮“御用監(jiān)”在京城專門設(shè)置了制作漆器的作坊——果園廠,并召集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工匠匯聚到北京,雕漆藝人們的辛勤鉆研,相互切磋,雕漆技藝日臻完善,不同的制造工藝和藝術(shù)風格相互融合,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雕漆工藝的獨特面貌。在藝術(shù)上,果園廠早期制造的雕漆制品注重磨工,光潤、古樸、渾厚,是以前的雕漆無法比擬的。 清代雕漆工藝繼明代的果園廠之后又設(shè)立了造辦處漆作,專門從事雕漆等漆藝制品的生產(chǎn)。清代的雕漆由于其造價高昂,多是皇家造辦處產(chǎn)品。清中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愛,宮廷監(jiān)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大如屏風、幾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盤乃至日常擺設(shè),應有盡有。此時的雕漆百工炫巧爭奇,料不厭精,工不厭細,雕漆工藝達到了漆工藝史上最高的水平,雕漆制品的數(shù)量也非常巨大。這一時期的雕漆作品構(gòu)圖嚴謹,雕工精細,圖案繁縟,工藝復雜,形成了雍容華貴、工細柔麗的藝術(shù)風格。 較之明代,清代的雕漆有許多顯著的特點,比如明代雕漆漆色暗紅,清代鮮紅;明代雕漆刀法圓潤,多磨光,清代則刀痕顯露,不打磨;明代的雕漆花紋莊重渾厚,清代則繁縟纖細。此外,明代雕漆的胎骨多為木胎,清代則兼有瓷胎、紫砂胎、皮胎等。清代雕漆亦多剔彩,工匠們??坛鰞缮\地以增加色彩的變化。 △【明】剔紅云紋盞托 △【清】剔紅雙鳳紋盞托 雕漆中以剔紅最為多見,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時期,發(fā)展于明清兩代。剔紅的做法是在器物胎骨上漆一定厚度的朱漆,少則二、三十道,多則百道,然后在漆的厚層上雕刻花紋。剔黑、剔黃、剔綠等技法與之相同,只是漆色不同。 △【清】剔紅花卉筆 △【清】剔紅人物膽瓶 △【清】剔紅壽字盤 剔彩也以漆層雕刻,但技法與剔紅、剔黑等完全不同。剔彩有“重色雕漆”和“堆色雕漆”之分。“重色雕漆”是在器物胎骨上分層涂不同顏色的漆層,當漆層達到一定的厚度時,根據(jù)圖案色調(diào)的要求,需要哪種顏色,就將其以上的顏色剔掉,露出所需色漆,并在其上剔刻花紋,故又稱為“雕彩漆”?!岸焉衿帷笔怯镁植刻钇岬姆椒?,即先涂一種色漆至一定的厚度,再根據(jù)圖案的要求 將需配色的花紋輪廓內(nèi)的原漆層剔掉,填上所需的色漆,再剔刻花紋的細部。 △【明】剔彩九龍圓盤 △【清】剔彩春色寶盒 雕漆工藝制品種類繁多、題材豐富,其設(shè)計創(chuàng)作集雕刻、繪畫、工藝于一身,具有莊重典雅的藝術(shù)性。對于現(xiàn)代社會人們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和美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