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雖然一路也路過了很多城市,路過了很多人群,直到我見到了你,每一個細節(jié)都吸引我停留在這里。游客中心是景區(qū)名片,是游客對景區(qū)的第一印象,一個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超高顏值的游客中心會成為旅游景區(qū)一條美麗的風景,會被游客銘記在心里。 VanDusen植物園坐落在加拿大溫哥華市中心,游客中心的靈感來自于有機形式的原生蘭花。建筑的內部和外部空間設計成起伏的景觀,從地面綿延至屋頂,因而有了大面積的綠植屋頂,彌補了建筑占據(jù)的綠化面積。建筑還擁有眾多被動及主動的系統(tǒng),可以再利用場地中可回收再生資源和建筑自身的廢物。游客中心的形式,在建筑和景觀之間找到了平衡 – “‘花瓣狀’起伏的綠色屋頂,漂浮在夯土和混凝土墻之上”,屋頂與地平面由斜坡連接,促進植被生長,形成自給自足的綠色屋頂。
![]() 布魯克林植物園游客中心坐落美國紐約華盛頓大街上,這里的街道是走向和進入植物園的385直線英尺的上鏈機芯提供了一個城市與自然之間的連續(xù)過渡門檻,一個25英尺高的護堤充當了游客中心的翠綠色背景和地形錨。它建立了一個夢幻般的城市與花園之間的公共接口。這個景觀設計把當代現(xiàn)場工程技術和可持續(xù)性的景觀與園藝設計融合在一起,標志著植物園的百年紀念,展示了這個機構對環(huán)境管理和保護的承諾。作為植物園的一個無縫的可居住的延伸,這個建筑客廳屋頂?shù)脑O計合并了景觀與建筑,重新界定了游客與花園、展覽與運動、文化與培養(yǎng)之間的物理和哲學關系。 ![]() ![]() 白沙灣海灘游客中心位于臺灣省臺灣市,它利用原有建筑的結構,使用傾斜板將其延伸到新的加建結構中,將建筑與周圍的斜坡地面連接起來,并通過建造擋土墻降低了高差,沿著景觀地形的輪廓設計,能抵御冬季的強風、沙塵以及夏季的強烈陽光。 ![]() ![]() ![]() 凱恩斯植物園訪客中心藏身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偏遠的北部熱帶雨林之中,其獨特的入口設計獲得了澳大利亞建筑師協(xié)會(AIA)頒發(fā)的2012年度 EddieOribin建筑獎。游客中心采用鏡子立面的設計方案,能如實反射出周圍的花園景致,就如同1987年的電影《鐵血戰(zhàn)士(Predator)》中外星怪物穿的隱形外套擁有相似的視覺效果,大膽脫離了昆士蘭州游客中心的經(jīng)典工藝輕型結構,與環(huán)境相融合,很明顯地產(chǎn)生了一種強有力的位置感,對光線的應用也非常到位。 ![]() ![]() 施帕仁堡訪客中心位于德國,位于城堡外庭東南邊的邊緣上。與門房未完成的結構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通道,在這里可以重新體驗歷史中的城堡入口。同時,訪客中心的建筑結構還為城堡外庭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構架。訪客中心就像一個指南針一樣指明了堡壘外域的組織結構和平面圖,并提升了它現(xiàn)在作為紀念碑和觀景點的前提性功能。 【文章來源:來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