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這幾句詩有著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佛法講究頓悟,這首詩在某種程度上也給未開悟的人呈現了:以手指月的姿勢。閑事,也即煩心之事。關鍵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找到通往幸福感的境界之路?這就是我上一講提到的:一個人要獲取幸福最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審美力!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涼風,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風、花、雪、月這些在不同時刻都能象征著令人心境豁達之意的事物,便是開悟的人能夠保持淡定從容的綿綿無絕之力。說白了就是:若心境豁達,淡定從容,不為瑣事所擾,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時節(jié)。 能感知不同時刻生活之美,能清楚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你便生活在人間好時節(jié)里。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每日被柴米油鹽鞭趕著前行,被金錢、名利淹沒了本真。那些名,那些利,那些斤斤計較和放不下。 在這個喜歡攀比的社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確是很難的,魅惑太多,光環(huán)精彩都會讓人失去理智。 給自己生活留一片空白,也就是留出一個空間,將喧囂擠破,紛亂趕跑,只剩下柔和的心境,淡泊而悠長。只有刪繁從簡,在生活中覓一處心靈棲息之地,適當把心放空,學會釋放壓力,才能享受到生活中更多美妙的趣味。 留白,本是繪畫藝術的一種藝術手法,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許多想象空間。 而我們人生,也的確需要留白。人生留白,是生活中智者的生存方式。 尋一處清幽,靜靜地欣賞音樂,欣賞藍天白云,欣賞高山大河,心,總會在放松中豁然開朗,神思也會在欣欣然中恬淡。靜靜地感知欣賞春花秋月,你便會感嘆造物主的神奇,讓山如黛,水如練。你亦會懂得,云卷云舒,只不過彈指一揮;花開花謝,常常是一種心境。 靜靜的欣賞,是一種習慣,一種態(tài)度,一種修養(yǎng)。靜靜的欣賞,也是一種無聲的學習,學習使人變得睿智;靜靜的欣賞,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享受使人變得快樂;靜靜的欣賞,是一種不盡的力量,力量催人奮進。 曾幾何時?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你必須學會融入才不至于看起來那么寂寞,你必須學會這個世界上那些看得見看不見的規(guī)則,在“做自己”和“取悅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過去的我害怕跟人不一樣,總想在一個群體里得到認同,淹沒在人群里才會有安全感,從來沒有堅定過這一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當我不堪這樣的生活,抬起頭來的時候,我看見自己的生活已經一地雞毛。 我一邊走一邊摔跤,一邊總結一邊調整,做很多事,慢慢成長,慢慢找到一點方向,慢慢頓悟到:生活的美好,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追求一種有美感的人生,讓生命活出一種美的狀態(tài)!這是人生好時節(jié),也是通往人生幸福感的境界之路。 |
|
來自: 昵稱44066881 > 《待分類》